局势或升级,卡霍夫卡大坝被毁几小时内,俄又一重要管道突然被炸
日前,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遇袭,180亿立方米蓄水直冲而下,居住在第聂伯河沿岸的上万人面临生命威胁,联合国就此事召开紧急会议,俄乌代表唇枪舌剑,相互指责对方该为此事负责。然而,卡霍夫卡大坝被毁几小时内,俄罗斯又一重要管道突然被炸。
(卡霍夫卡大坝被炸后城市被淹)
陶里亚蒂至敖德萨输氨管道被炸据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克兰破坏小组炸毁了“陶里亚蒂-敖德萨”输氨管道,残余的氨气顺着管道泄漏,造成了平民受伤,乌军有人死于氨中毒。对此,乌克兰方面指责是俄方自导自演,乌方目前已经派出专业人士,抵达现场详细了解情况。
据悉,氨是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当氨泄漏到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造成急性中毒,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同时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可以随风漂移,会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液氨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袭击发生的时间非常巧妙。俄罗斯每年出口大约440万吨氨,陶里亚蒂-敖德萨管道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出口,因此,对于俄方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该管道出口受限,俄方曾明确表示,俄氨一天不能顺利出口,就继续限制乌克兰的黑海运粮船登记。俄罗斯刚刚发布警告,这条经由乌克兰向欧洲输送氨气的管道就发生了爆炸,时间是不是有些太过凑巧了?
俄乌基础设施频繁遇袭俄罗斯方面表示,陶里亚蒂至敖德萨输氨管道遇袭发生在莫斯科时间5日21时左右,换算成北京时间是在6日1时左右。结合媒体报道的卡霍夫卡大坝在6日凌晨遇袭,两次袭击事件相差可能仅仅只有几个小时。
卡霍夫卡大坝被炸后,俄总统普京发声,指责基辅在西方的怂恿下,在俄罗斯领土上进行破坏活动,导致当前局势严重升级,犯下了战争罪。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表示,无法确定是否是俄方造成了此次袭击。但美媒却在报道此事时提到了“北溪”事件的最新调查进展,称乌军之前就有袭击北溪管道的详细计划,美国则在三个月前就获得了该情报。对此,美国网友评论称,这是否暗示美国和乌克兰与此次大坝遇袭有某种联系。
(俄罗斯轰炸基辅后的场景)
卡霍夫卡大坝和输氨管道的遇袭,意味着袭击的对象正在不断超出界限,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的安全或将失去基本保障,这也引起了外界的进一步担忧。随着双方的基础设施不断被破坏,战争的广度和深度也在野蛮扩张,前线的交锋带来的是士兵的身亡,武器装备的损毁,然而,这种针对基础设施的袭击将给民众带来生存环境的危机。乌克兰危机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战争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变得更加不可控,给民众带来的伤害也更深。
俄乌局势或进一步升级?从“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到卡霍夫卡大坝被毁,俄罗斯输氨管道突然被炸,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表明,乌克兰危机增添了许多新的变数。
从军事角度来说,大坝被毁有利于乌军反攻,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样的举动会影响俄罗斯的士气和民心,因此,到底谁才是这场袭击的“幕后黑手”,仍然是一个问题。
(俄乌前线激烈交火)
但无论是谁做的,上述袭击事件的发生,都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已经走向了失控状态,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战争之下永远没有赢家,战火不断蔓延,只会加剧痛苦,带来更多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下,对话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
发布于: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