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人潜入美军基地,8分钟后全身而退,11架战机被炸毁
有史以来,战争似乎就从来没离开过我们的身边,小到蚂蚁搬家,大到核武器轰炸。细数起来,好像世界就是个事与愿违的存在,我们希望和平,期待平等,没人甚至连动物都不想事无宁日。
然而,自然法则的规律让我们看到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限的资源永远满足不了无限的“野心”。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实现了物种进化;食物链的恃强凌弱展开了弱肉强食的拼搏。
储备能源是动物为了生活的本能反应。而有限资源经不住肆无忌惮的采伐。当先进的文明被人类从生产需要中逐渐分离出抢夺工具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这个世界不再“太平”。
时至当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和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各种社会弊端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虽然科技的应用让人暂时性满足了生存条件的改变,人口的增加、消耗的增大,战争成了必然。适者生存一次次把战争的形式升华。
而且,生产力越发达,战争越频发,武器越精良 ,摧毁力越大,最终战争发展到国与国之间的集团化。以至于后来专门有人去研究每场战争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经验汇集成册供后人学习。于是,军事专家出现了。思维是创造一切的根基。军事人才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战略战术也花样翻新以少胜多的智慧应运而生。有些案例甚至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却真实而切实地发生了。
这就是上世纪末期,发生在加勒比海美军基地,11名波多黎各敢死队员,8分钟操作炸毀11架战斗机的——兵不血刃偷袭战。
1981年的1月,为了赶走驻扎在加勒比海的美国军队和纪念一名在波多黎各的独立战争中战功赫赫的一位指挥官。
波多黎各11名训练有素的独立党英勇战士,组成一支精锐的敢死小队,经过周密策划,抓住美军基地防范的漏洞,悄悄潜入美军基地的停机坪,并迅速将定时炸弹,绑架在停靠那里的十一驾美军战机上,设定好预计爆炸点并安全离开。
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仅用了8分钟。事后,敢死队成员按计划安全撤离了。一小时后,一切按预订计划进行,美军停机坪的10架攻击机和一架战斗机,顷刻间被炸成一堆垃圾。
爆炸翻起的“巨浪”瞬间在停机坪直冲云霄,价值四千五百万的一场“焰火”,让美国的五角大楼感到了惊心的震怒,发誓一定要揪出幕后真凶。
为此,分离组织没有隐瞒,主动承认了。美国0容忍的态度让分离组织因遭到当地警方大规模的有力清剿重创后,始终没有终止地下活动。
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军对驻加勒比海军事基地加强了安全防护措施,严惩了当初疏于职守的基地负责人。
对于美国拒绝接纳波多黎各的原因,一是因为岛上生活的大多数是西班牙人,还掺杂了部分黑人连同印第安人;另外就是岛上的人差不多都只会说西班牙语,英语很少有人懂,沟通困难无疑会增加美国管理的管理难度。
这种情景下,使波多黎各自然形成了,自由党和独立党两个派系。其中,自由党一派主张依照美国接受管理条件下,实现独立自主;而独立党则主张波多黎各不接受美制,独立自主。那11名敢死队员就来自于波多黎各的独立党成员。
美国虽然在1898年以突击速度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原属西班牙的波多黎各岛,但始终很不情愿接受岛民给予本国国民的待遇。1817年,才承认了他们的国民身份。却依然不肯给像其他50个州一样的选举权,只在众议院安排了几个席位。
连参议院代表的资格都被抹杀了。波多黎各的人民对美国的这一安排充满了抵制情绪,尽管他们5次公投,获得的公民支持率高达97%,但仍旧没有得到政府的允许。
通过美国对待波多黎各的态度,我们有理由怀疑,美国在世界标榜的民主难道就是这样的“民主”吗?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