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55年授衔他是少校,39年后却成了上将,得知身患白血病却哈哈大笑

发布日期:2023-07-03    点击次数:100

李九龙,从严治军,人称铁师长,曾在担任爆破组长时钻进敌人的砖窑,在绵绵秋雨中行军36小时断了敌人的退路,在本该退休的晚年中推动法治的进一步保障。从少将升为上将,他花了整整三十九年,漫漫半生,几乎都献给了国家。他面对战事从容不迫,脸上永远都是自信与笃定,而在得知他患上白血病后,家人满面戚戚,眼里挂泪,他却意外地狂笑不止,说了句令人意外的话。

李九龙尽管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却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生在一个非常平凡的家庭里。他的童年经历里没有父亲的影子,只有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在十六岁时,李九龙就走上了当兵之路,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八路军。

起初,他只是一个普通小战士,因在军队中的表现异常优异,深受上级肯定。在上层眼中,他善于谋兵布阵,有当领导的潜质。没多久,李九龙就担任了某支队的副班长,任职期间队伍秩序极佳,获得好评。短短两年,李九龙再次升任为排长。

李九龙对部队的训练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深得人心。他注重总结经验,从别人成功的治军中汲取做法,以严厉著称,成为小兵眼中的好领导,上层眼中的好下属。与其他领导相比,李九龙非常自律,以身作则,始终按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手下。因为他的存在,部队纪律严明,作风正气。

苏联一位作家非常敬佩他,将他的一次作战写成素材,在国内外做了报道,一时声名远扬。那是在1949年,李九龙还是连长的身份。为了在黄土铺战事中获得胜利,李九龙带着红二连冲锋陷阵,不惜丧命要阻断敌人的后路。

那时天气恶劣,雨水绵绵,满地都是泥泞。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九龙带着手下踩过泥泞地,顶着风雨,行军三十六小时,在关键一刻阻挡了敌军的退路。李九龙以有序的指挥,斩断了敌人完整的队伍,迫使敌军东奔西逃,溃不成军。在他的带领下,红二连打退了人称“钢七军”的部队,成功俘获四百多名军官,由此打响了名头。此战过后,新华社的记者和苏联作家专程前来采访,记录下了李九龙的过人智慧。

李九龙不仅善于指挥作战,更是具备超乎常人的同理心。于他眼中,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最为困难的,身体上需要照顾,心理上也需要得到社会认可。为此,他奔走呼号,希望社会能关心残疾人的疾苦,形成理解、尊重残疾人的社会风气。也在他的视察下,蒙古的《残疾人保障法》的工作极为顺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1955年大授衔时,李九龙还是个少校,1994年时,李九龙已经是上将军衔,从少校到上将,李九龙用了39年时间。

李九龙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却不想,最终败在白血病上。1998年,李九龙在为中央奔波中逐渐消瘦,时不时就觉得头晕目眩。他以为是小病,毕竟年纪大了身子出现些小毛小病太过正常,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妻子却留意到他的异常,很是担忧,坚持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万万没想到,医生给他做了体检后,显示患上了白血病。由于太晚得到治疗,李九龙的病已没办法痊愈。

听到这消息,李九龙的家人难以置信,不能接受这个检查结果。尤其李九龙的妻子,红着眼眶哭成了泪人。李九龙一开始愣住了,回过神后,想了想,却放松了下来,甚至开始发笑。

他的妻子看看他的病历,又看看他,难过中带着不解。

他面容舒展,仍是从容,笑着说:“好多年没跟敌人打仗了,现在敌人终于来了,我终于又有对手了!”

听到这番话,众人又是再次红了眼眶。李九龙向来都是乐观坦荡,就算知道自己患了疑难杂症,也始终不见垂头丧气过。在接下来的十五个月,李九龙吃好睡好,努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希望不让自己后悔。他回忆自己的一生,深感无憾,自己一辈子风来雨去,至始至终在为人服务,实在没什么可后悔的。

尽管他心态很好,但最终仍没有挨过病情,倒在了白血病上。他安详地闭着双眼,死的寂静无声。家人陪在他的身边,哭声阵阵,穿过门檐,在为这位上将做最后的送行。哭声千回,前尘如烟,而他的战绩则永远写在历史上,任它风来雨去,始终光辉熠熠。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1986年,同济大学扫地大叔因获奖暴露身份,他曾是空军副军长
下一篇:1970年,美国特种兵挑逗两条缠绕的毒蛇;导致两支部队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