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血战长津湖,抗美援朝战争的拐点,彻底打服美军的一仗

发布日期:2023-07-03    点击次数:141

你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是哪一场战役吗?而这场战役也被称之为是一举扭转了战争态势,是整个朝鲜战争最大的转折点,为即将到来的停战谈判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到底占据了哪些优势?可以将上个世纪50年代军事装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准,而且曾创造过众多显赫战功的美军第十军打得落败而逃。要知道美军还曾经一度哽咽,说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

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长津湖战役,它是抗美援朝战争下第二战场中发生在朝鲜长津湖周边的一场战役,所以根据地名后人便叫该战役为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爆发的背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历了第1次战役之后收集到相关消息,是说联合国军对于兵力部署进行了重新调整,他们最新的作战计划是分为了两个主力军,然后不断朝着北方共同进犯。

那他们的目标是谁呢?是在最北边的朝鲜的临时政府。这个政府当时所在地是在江界,所以联合国军分为两路主力军分别包抄着朝北方进军,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江界的朝鲜临时政府。

为了保住江界,延缓敌军的进攻趋势,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做了紧急会议部署。在会议上大家做出来的决定,是要赶紧将远在祖国的第九兵团赶紧调到朝鲜半岛上来,随时应敌作战。第九兵团不是跨过鸭绿江入朝鲜的,他们走了部分海路才到达的半岛。

之后,第九兵团所担任的军事任务,就是要负责东部战线的防守。说是防守,但是人家打得可蒙了。1950年11月上旬,第九兵团收到消息赶紧整装待发。但是他们也并不是贸然行动,而是在行军之前做好了所有的军事部署。

第九兵团的指导员认为,面对武器装备和供应效率都比我军更强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那么就应该制定更加先进的打法。最后是经过了多重会议,第九兵团才拟定出了最终战法。我军将通过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方式,像切蚯蚓一样把作战能力更强盛的联合国军给拦截住。

而第九兵团经过紧急军事部署,马上填充队伍,其作战人数远超10万人(第一阶段)。浩浩荡荡的队伍规模看上去很大,这也极其容易暴露自己的行动轨迹。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大多都是下午或夜间行动,走的也是最难最陡峭的小路。

翻山越岭,只为做好隐蔽迎敌的工作。但是11月上旬的半岛又是昼夜温差比较大的,第九兵团的将士们衣着单薄,不少士兵更是受不了,身体一度在饥饿和疲劳中患上了疾病。

但这并没有影响第九兵团继续向北连续进军的脚步,大家以惊人的毅力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从敌军最不愿意走的隐蔽小路里,悄无声息的就已经来到了敌军的后方,并且布设好了预设的战场。这一招迂回赶超的战法,也为后面的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11月27日,中美两方共同派出了自己的主力军。国际记者对于双方的主力军对垒,用了一个词叫做两支王牌军,说他们正在长津湖周边激烈奋战。

那么美军这边派出来的王牌军是什么样的规模呢?美军这边的是海军陆战队是第1师。在美国士兵的眼中,这是一支作战能力极强的主力军,说他们不仅可以得到美军部队额外配备的优良先进武器,而且士兵们也都是由美军部队精挑细选出来的杰出人物。

说他们个个都是特种兵的身手,侦查、反侦查、拳击、射击等方面的能力往往都能够引起一片喝彩。美军除了海军陆战队第1师之外,还派出了第3和第7步兵师。然后美军又赶紧调集了南朝鲜的第一军团,所以加在一起人数也是超过了10万。

那么,中国的第九兵团在东线防守的时候,主力部队又是由哪些兵力组成的呢?其中包括20军,26军和27军,所以这么一弄,我军在第二阶段时的作战人数大概就是控制在了15万兵力左右。

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是长津湖战役的过程,那时候朝鲜半岛上的天气已经成为作战的难度之一。零下30度到40度的山地严寒,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需要抵抗的风暴之一。

而在对垒了20天的时间之后,美韩联军马上就向总部发送请求说,他们无力对抗。美军总部当时觉得第1师和第3、第7步兵时实在是丢人丢到家了,但也只能马上派出了航空母舰去接残余部队。

但是在那个时候,美军的残部已经无力继续支撑下去,所以时间紧迫,美军总部连续派出了7艘航空母舰来掩护美军的残部赶紧从长津湖战役上撤退下来,通过海陆的方式马上撤离了战场。

美军落败而逃的结局,其实也就等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全面撤军,那停战还会远吗?

那么,中国志愿军的伤亡情况什么样子呢?除了要应对武器装备、供应链非常先进的美国和南朝鲜的兵团之外,中国志愿军最难战胜的还是地形的险恶以及天气的寒冷。

我方仅是被冻伤的人数都超过了28,000人,被冻得去世的烈士人数超过了4000,此战斗伤亡的人数接近2万。1988年,被国家授予上将军衔的迟浩田将军,在东部防守过程中所担任的职位是27军的营教导员。

他说放眼自己的整个营区,在长津湖战役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冻伤的。说当时部队从国内紧急从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入了朝鲜之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一系列防寒的装备,这是将士们最大的遗憾。

当然美军的装备虽然很好,还有皮大衣,可是他们在零下30~40℃的严冬中作战,也奈何不了这残酷的天气,被冻伤的人数也超过了7000。但是他们被冻死的士兵人数一对比之下就显得少得可怜了,有几百人。

顺势,中国人民志愿军便顺利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广大东部地区,而当时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总指挥的麦克阿瑟,他曾经放出豪言说,要让将士们在圣诞节之前打赢朝鲜战争。但是这个美梦最终还是破碎了,被中国第九兵团成功扭转了战场的态势,也成为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最大的转折点。

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那么,长津湖战役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子的?在11月27日傍晚的时候,第9兵团的志愿军还隐秘在朝鲜北部和东部的丛林当中,他们最开始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现他们。

第九兵团马上找了一些偏僻的小路,一边打着掩护一边慢慢的朝着东北方向进军,然后到达了长津湖的西侧,最终停了下来。27军在长津湖的东北部和北部地带部署了军事防御,然后马上就分析敌军的具体情况。

他们发现美军的王牌作战力应该是以陆战一师的两个团,还有美军的第7师的31团,说这两支部队的战斗能力是最强的。如果美军把这两股力量当成主力的话,第九兵团只要顺势把这两股力量给拿下来,那么其他的力量就会显得非常薄弱,然后再打南朝鲜的兵团,这样就会显得非常容易一些。

所以第九兵团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美军的陆战一师的两个团和美军的第7师的31团给拿下,第九兵团在稍作休整之后,马上就拟定了新的作战方案。

他们选择了一条以森林为覆盖面的长长的狭路为通道,然后对美军的主力部队进行了围追堵截。打法说白了就像是切蚯蚓一样,把对方长长的供应链给切成了好几个部分,然后再像包饺子一样一个一个的去打,最后就断掉了美军主力部队的供应链,使得对方成为了被瓮中捉鳖的那个鳖。

11月27日夜晚,当时地表留存的温度也完全褪去了,西北风还吹来了一些雪花,天气冷的让人们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率军行进了50公里。

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军的一些将领在回忆这段行军的过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感觉,说自己感觉有人拿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其实他的这句话说得也没有错,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打伏击战,利用地形的陡峭然后中国兵团就早在山地的制高点埋伏下了一些侦查力量。敌军是如何在山谷下面行军的,他们的具体情况都是被在制高点上的中国志愿军给洞察着,也就是被盯紧了。

等到美军的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来到峡谷里的时候,中国志愿军就利用地形的优势,从山上的埋伏点不断向下包围,紧随着呐喊声和超高的中国军团的士气,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包围了。他们的第1师和步兵第7师,马上就被分割成了5个部分。

然后这5个部分又像被包饺子一样,被中国兵团给一一击溃。11月28日,美军当时在前线已经大受打击,他们的行动效率也受到影响。

在那一天,他们的平均行军速度为每小时500米。后来的战地记者去询问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美国大兵们,问他们当时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他们说,希望能够看到第2天的太阳。

时间拖到了11月30日,中国志愿军第27军马上又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把27军的两个师分成主力兵团,然后配备大量炮兵去围攻被包抄在峡谷里面的美军7师31团。

而这31团在美国大兵眼中,算是陆军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因为他们曾经参加过第1次世界大战,战功显赫,所得到的政府配备设施也数不胜数。但是没想到在山地作战中,该美军陆战队还是吃了大亏。

美军第七师最后是在中国27军的两个主力部队的夹击之下,全军覆灭。但是中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是冻伤率就高达22%。时间终于来到了12月的第1天,美军最终得到了支援,也找到了中国志愿军的包围圈的薄弱口。

然后他们把所有的兵力都汇集在了美陆战一师的身上,顺势他们打开了中国志愿军的包围圈,也找到了一个撤退的道路,于是美军残部马上向南边开始撤离。

但是中国志愿军怎么可能会让美军的有生力量,就这样逃离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的总部下达了最新指令,说要让中方的第27军要派出三股力量,从三个不同的方向一路向南行军,目的就是为了追击美陆战一师的残余部队,。

说,如果敌人的反抗态度太过于坚硬,那么也要完成减缓敌军撤退的速度,为后面的中国军团追上来继续围歼他们,创造条件。就这样,美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彻底被歼灭。

而美军的战地记者当时在描绘场景时,用到了一句话说,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除了这一句话之外,美军的一些史料中也记载了当时中国志愿军的一些情况。

说中国志愿军的战斗力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在经历了美国的空袭,地面战斗,还有来自自然的严寒天气之后,中国军人的伤亡已经十分惨重了。

说,关键是他们还没有御寒的服装和食物以及药品,哪怕在过江战役时中国军人就已经把弹药和手榴弹用光了,有些士兵的身体都已经开始被冻裂,但依然没有被削弱士气。

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是美国人想不通的事情。他们还反问:中国军人到底得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才会投降?

12月5日,美军第十军军长下达撤退命令说,要尽快维护主力部队撤离咸兴地带。他们为了加快自己的撤退效率,把能丢的东西全部都丢掉了,比如说衣服、弹药还有药品和罐头等等。

为了不把这些东西留给后面穷追不舍的中国军人,美军又放了大火把这些东西全部都烧掉了。在失去了这些物资之后,美军将在之后的撤离计划中要经历和中国军人一样面对严寒、没有食物和药品的窘境。

美军不愿意在之后的撤退计划里,遇到任何中国军人,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撤退身上。只要闻讯周边有中国军人的消息,马上就会改变撤退的方向,哪怕是绕过中国军人多走几步路,他们也在所不惜。

时间拖到了12月24日,美军残部最终在南港装船撤离,把最后的战地兴南也交了出来。就这样,抗美援朝历史中的第2次战役,东线也就被中国军人全面拿下。

1952年9月第九兵团胜利凯旋,战场上的停战谈判也就交给了其他的工作人员。但相信第九兵团只要存在一天,那时候的美军都依然是双腿发抖的。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兄弟连》原型晚年生活大公开!
下一篇:炮火硝烟砺精兵!第74集团军某旅直瞄射击考核拉开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