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会议,65国收到邀请函,为何不邀请中国?
要说搞“小团体”,西方还真是手段尽出,就在上个月召开的印太部长级会议中,六十几个应邀参会的国家里竟然没有中国的身影,也就是说作为主办方的瑞典竟然没有邀请印太区域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参会。
虽然本次大会将议题定在关注可持续发展、寻求合作机会上面,但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却很快偏题,不仅将乌克兰问题作为一个重点,堂而皇之地让乌外交部长在大会上发言寻求军援,更将调整对华策略作为了主要内容。
由此已经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不邀请中国参加的原因了,虽然欧盟代表博雷利欲盖弥彰地主动表示.该大会并没有排挤中国的意思,但很显然,欧盟已经由瑞典这次举动为回应,表明了在中美博弈之间的站队态度。
其实欧盟本可以不站队的,秦刚部长早就推心置腹地对欧盟说过,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力量,应该出于自身的战略力量作出独立选择,中国支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言外之意很明显,你已经足够大了,不要再看美国脸色行事。
不过遗憾的是,也许真的跪久了,欧盟虽然表面上称要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在行动时却依然选择了跟着美国的态度走。
话又说回来,欧盟确实被美国控制得太深了。自二战后,目前欧盟的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逐步加入了北约,在美国的牵头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同盟。
而这近八十年来,欧洲各国正是在这种强大保护下,才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环境。不过如此同时,他们对美国的投资依赖和军事依赖越来越深,自身的军事实力也逐渐退化。特别是当年傲视一方的英法德等国,早已不复往昔辉煌。
本来欧洲的野心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复苏,走上欧洲一体化的道路建立欧盟就是为了摆脱美国控制的重要一步。
但美国自然不可能坐视欧盟壮大,在背后做了许多小动作,而草创的欧盟内部也矛盾重重,英国弄巧成拙地退盟给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一记重创,让如今的欧盟不上不下,处境十分尴尬。
再加上去年进入白热化的俄乌冲突,让欧洲各国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更加不敢脱离美国的军事保护,因此虽然心里想要“战略自主”,但也只能口中喊喊,真到了美国要他们表态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向现实弯腰。
不过在这种区域合作交流会上不邀请中国的手段实在是太低级,不仅对我国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态度。
被排挤,被遏制,难道中国的经验还不够吗?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开始,从地缘政治到贸易打压再到科技封锁,美国早就用尽了种种手段,但中国通过内循环发展和开辟新的贸易合作方向,已经扛了过去。
不仅如此,在坚持尊重共赢原则的过程中,中国反而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包括欧盟在内,如今与中国的贸易总值高达8400多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换句话说,在美国主导的打压下,中国反而成为欧盟贸易体量最大的伙伴。
也难怪,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强压着欧盟与中国脱钩,因此这次大会上印度才成为主角之一,西方试图将长期依赖中国的制造业向同样人口众多的印度转移。
但印度在对外贸易上的拉跨是众所周知的,相关领域的需求更是远远比不上中国,在利益的驱动下,欧洲真的能彻底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吗?
很显然不可能,因此我国对于这次未受到欧盟邀请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在对外回应中,我国直截了当地对这种情况的幕后黑手美国进行了谴责,揭露了其以援助为由强行干涉欧盟各国外交政策的行为。
同时我国再次对欧盟进行了提醒,劝其认清美国的真实目的,不要让欧洲成为中美博弈的牺牲品,应当坚持自主决策,避免进一步沦为美国的棋子。
当然,我国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欧盟的幡然悔悟上,实际上,中国与俄罗斯、中亚甚至中东等区域正在逐步整合成一个新的贸易体系,随着相信随着中吉乌铁路的竣工和北极航路的彻底打通,全球的贸易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到那个时候,相信欧盟将面临更无法拒绝的诱惑,如果能够直接从中亚、中东区域获得最重要的能源,那时美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将被极大淡化。相信在中国的努力下,中欧之间必将走向深化合作,美国霸权的衰落不可避免。
发布于: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