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运10首飞成功后,留下了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布日期:2023-07-04    点击次数:141

1980年9月26日,上海的大场机场,马凤山期待已久的运-10首飞成功。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它的诞生,标志中国成为美、苏、欧之后,世界第四个掌握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的国家。

运-10首飞成功后,陆续做了一些常规测试项目,并且还对国内的一些城市做了适应性飞行。比如,从上海出发,北上越过长白山,直达哈尔滨,通过这条航线,测试了飞机对寒冷地区的适应性。之后,运-10又返回上海,满载着记者,飞向乌鲁木齐。这是我国东西向最长的航线,运-10依然出色地完成了试飞任务。然而,就在运-10翱翔蓝天之时,它的命运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对于一架民用客机而言,决定它命运的,除了技术指标外,还要看它能否能产生经济效益。1983年10月,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民航总局指出,波音公司的新推出的737飞机在易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而和运-10规格相似的波音707飞机此时已经停产。因此,民航总局出于市场因素的考虑,做出了不会购买运-10的决定。

此后,虽然没有发布文件正式通知708工程中止,但由于没有了资金的投入,运-10工程不得不停摆。也许,未来运-10的命运,就是就静静地躺在机库了。但谁也没想到,半年之后,运-10重新起飞,在祖国的蓝天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4年初,西藏遭遇了十几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许多牧民还没来得及做过冬准备,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就提前到来。大量牲畜被冻死,许多地区的粮食供应也被迫中断。

西藏遭遇雪灾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北京,国务院决定立刻展开救援。然而,大雪封山,有的路段积雪深达两米以上,汽车根本就开不进去。鉴于这种情况,国务院决定通过空运的方式,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当时负责运送救灾物资的是军用运输机运-8型,运-8仿制的是苏联60年代的运输机,货舱容积相对较小,运力有限。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马凤山主动请战,希望国务院能批准运-10参与这次高原任务。

马凤山与运-10

得到中央的批准后,20多吨的救灾物资的被装上了运-10,准备从成都起飞了。尽管运-10曾飞过哈尔滨,遭受过冰雪环境的考验,但这次飞往拉萨,航线的情况更加恶劣,运-10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吗?

在前往拉萨的途中,运-10飞在一万多米的高空,底下全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和云层。经过了2小时的飞行,运-10终于安全抵达拉萨的贡嘎机场。

运10飞机抵达西藏拉萨贡嘎机场

运-10飞机总工程师汪万年回忆,在拉萨贡嘎机场,机场的迎接人员一看到这个飞机就问,这是哪国的飞机?汪万年告诉他,这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大型客机,叫运-10。机场的迎接人员很惊讶,因为他从来没听过也没看过,说我们国家能研究这么大的飞机。

首次成功飞抵拉萨后,运-10又连续六次进藏,出色的完成了援藏任务,而这次任务,也成为了运-10的绝唱。在完成任务之后,运-10飞机被运回了它的诞生地——上海飞机制造厂,默默地停在宽大的厂区里,守候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

最后的运-10,位于上海闸北区大场的上海飞机制造公司

2007年,中国重新启动大型飞机的研制计划,运-10终于等来了它的继任者。今年11月2日,中国商业飞机总装制造中心,在位于上海的浦东厂房内,为C919总装下线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大飞机首次下线仪式”,当天受邀参加仪式的中外来宾和媒体记者近2000人,来访车辆近百辆。在此之前,C919的订单量就高达517架。

时隔近半个世纪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大飞机翱翔天际的日子,终于来了。遗憾的是,中国大飞机的先驱马凤山先生,已经在1990年与世长辞。当运10副总设计师、马凤山当年的战友程不时出席仪式,看到C919亮相时,当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凝结在中国老一代航空人的心血,终于得到了传承。

程不时,运-10副总设计师

历史人文,深度解密,请继续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矢志不渝家乡情怀 记身边的退役军人毛治平
下一篇:“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这么做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