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参军63岁升上将,当过成都和兰州军区司令,官至总参谋长
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大裁军,将原有的17个军区裁为了7个大军区,而保留下来的成都军区便是其中之一,肩负着我国西南边境的防务任务,是西南人民的保护神。
成都军区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大军区,无论是建国之初的西南剿匪斗争,还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等,他就如同守护神一样,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境不受外敌入侵,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正是在这次大裁军的关键时刻,刚刚从两山轮战的战火中下来,可谓是征尘未洗,时任南京军区第1军的傅全有,便被委以重任,出任新成都军区司令员,意味着他这次是越级提拔。因为我军的干部晋升有着严格的制度,它是按照年限、资历等一级一级提升的。
可令人意外的是,中央军委这次却打破常规,将傅全有从正军级的岗位上,直接越级提拔到大军区正职岗位,并且还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占居着极其重要战略地位的成都军区,因此,他也成为了当时最为年轻的正大军区高级领导。
傅全有出生于抗日的烽火中,是在轰轰烈烈地解放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一员悍将,参与过残酷、浴血的朝鲜战争,见证了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铁血荣光,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经过三次授衔获得了上将军衔,成为了“将军之中的将军”,誉称为“将军之花。
他凭借着自己不怕死,敢冲敢杀的英雄主义斗志,和英勇善战、智勇双谋的胆略,驰骋沙场,一枪一炮地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军功。靠着这些显赫的军功和超凡的军政兼优奇才,他从一名小小的战士,一级一级晋升到了王牌第1军军长的位置上。
然后,在“百万大裁军”的契机下,傅全有从第1军军长一跃而成为了成都军区司令员。之后,他又更上一层楼,担任了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子弟到将军,官至大军区司令员的传奇人生。那么,傅全有到底有何来头?其军旅生涯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1930年11月,傅全有出生于山西省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尽管父母日夜劳作,但仍然无法养家糊口,一家人常常过着食不果腹的苦难日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傅全有就是这样的孩子,他很小就开始外出卖炭,挣得微薄的收入来补贴家用,以此减轻父母沉沉的负担。
生逢乱世,在战火不断的烽火中长大的傅全有,从小就亲眼目睹了外强入侵,久经战乱,给贫苦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小小年纪,就产生了忧国忧民的理念,在心底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一定要让祖国强大起来,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这也成为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随之沦陷,日军加快了侵华步伐,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也殃及到了傅全有所在的家乡。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惨不忍睹、丧尽天良,令无数人流离失所、骨肉分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无数有良知的中国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纷纷拿起武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有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巨大洪流之中。傅全有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虽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却斗志昂扬,参加了村里抗日民兵队伍,成为了一个小哨兵,站在村口站岗放哨,为抗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见证了日本的投降和中国抗战的胜利。
1946年,抗日的烽火熄灭没多久,解放战争的硝烟又燃起。彼时,年仅16岁的傅全有便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如愿踏入军营,成为了晋绥军区的一名解放军新战士,自此,他便开启了自己的军旅之航。
入伍不久后,傅全有便随所部归入西北野战军统辖,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与胡宗南部展开激战。由于他有胆有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很快就当上了连长,成为了一名年轻有为的优秀军官,可谓是前程似锦!
在兰州血战中,国军在我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士气大跌,军心涣散,防线出现了松动。军事能力超凡的的傅全有,很快就敏锐地察觉了敌情的这一变化,立即率领战士们勇猛地冲出战壕,向国军发起了总攻。
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国军,在我军的突然袭击下,瞬间土崩瓦解,纷纷向后逃窜。令国军没有想到的是,其后路也被解放军包抄了,截断了退路,无处可逃的国军,一部份被赶进黄河溺死,一部份举枪投降。在这次战斗中,上级领导盛赞他“判断机敏”,被授予二等功一次。
这样的战斗,傅全有打了很多次,他从华东地区,一直打到白山黑水,一举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后,他又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广西友谊关,辗转大半个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他也被晋升为营长,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傅全有又跟随志愿军远赴朝鲜战场,并出任第一集团军某部营长,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他身先士卒,充分发扬四野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让所谓的“联合国军”领教了中国王牌军的厉害,他也见证了这支部队的铁血征途,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朝鲜回国后,傅全有先后被送进总高级步兵学校、解放军军事学院,以及军政大学高级培训学习,作为部队领导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他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发奋苦读,用心钻研,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军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为他以后辉煌的军旅生涯做了良好的铺垫。
此后的日子里,傅全有靠着自己超凡的军事素养和政治工作能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职位不断得到提升,历任陆军团总参谋、副团长,陆军参谋长等职务,到1983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晋升为陆军军长了。
谁曾想到,昔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下面的这位小小副连长,30多年过去后,竟然成为了这支王牌军的军长了,此后,他便带领这支铁血雄狮再接再厉,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984年,解放军对云南境内由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了集中拔点作战,历时两年之久,史称“两山轮战”。傅全有率领第一军进驻前沿阵地,亲自指挥了这次战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军事素养。
面对复杂的作战环境和老奸巨猾的越军,傅全有不顾生命危险,亲临前沿阵地察看敌情、分析敌情,机智果断地实施“宁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能让炸弹炸死”的战略战术,率领全军将士利用一切战斗间隙,在最短的时间里,构筑出一系列防御工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夺取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1985年春节前夕,阴险狡猾的越军集中优势兵力,企图偷袭第一军控制的老山前沿阵地。越军特意用扩音器对解放军喊话,声称春节将至,建议中越两军暂时消解兵戈,等过完春节后再较量。
实际上,越军却在悄悄地向前线增兵和运送武器,甚至还将苏联刚刚援助的火箭炮也拉了上来,布置在距离前线阵地 不到2公里的地方。
越军的这些小把戏,早已被火眼金睛和拥有超凡军事侦查力的傅全有敏锐地识破了,谋略和胆略过人的他,立即命令全军部队进入作战状态,要求后勤部准备足够的弹药和物资,保障一线作战部队的用量。
随后,他便下令炮兵部队进行覆盖射击,沉沉打击越军,用高射炮对准越军炮兵进行直瞄射击,将其死死压制,并调集全军所有的火炮打击越军火箭炮,用发射车进行饱和式打击,打得越军溃不成军,落荒而逃,彻底粉碎了越军“春节偷袭阴谋”,一战成名,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严。
此战历经四个昼夜的激战,打得异常艰险和惨烈。因为老山战区地势险峻,沟深林密,后勤保障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甚至有些阵地无路可走,即使是抬一名伤员到后方,都需要一个班的兵力,作战环境异常恶劣。
面对越军的攻击,解放军的炮火又不能大显神威,只能采取机动灵活地作战战术。傅全有不愧是军事院校高级班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又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全能将领,他不仅善于把握敌情和战机,又会鼓舞士气,随时调整战略战术。
针对越军在大白天采取的营级冲锋,傅全有下令各作战部队,只要越军出现在射程范围内,各炮营无需请示,尽管打,没有弹药了,后勤部队及时补充,就这样,一个劲地把越军往死里打,把越军打趴打伏了,给了越军最严厉的教训,再也不敢贸然来犯了,打出了国威。
傅全有在两山轮战中创下了辉煌的战绩,展现的卓越军事才华,上级领导看在眼里,人民群众记在心里,所以在1985年实行“百万大裁军”的关键时刻,中央军委想到了这位行军打仗、和政工能力都超群的傅全有,便将其从第一军军长,直接提拔为成都军区司令员。要知道,这是一种明显的越级提拔,在我军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由此可见,中央领导对他有多么器重和信任了。
傅全有主政成都军区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他紧随改革的步伐,带领成都军区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走科技兴军之路,大力推动军事干部的年轻化、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军区的快速发展,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走向了辉煌。
傅全有在成都军区创下的佳绩,党和人民没有忘记,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他被晋升为中将军衔。
1990年,中央军委对七大军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时年58岁的傅全有,又被调往另一个重大军区,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扛起了镇守我国西北边境的历史重任,为西北人民和平安详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突然从温和的大西南,来到天寒地冻的大西北。面对大西北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自己已经上了岁数的年纪,傅全有全然不顾旅途的劳累,上任后,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到最边境的哨所视察、慰问边防战士,给他们送去温暖,带领兰州军区再创辉煌。
1993年起,中央领导慧眼识金,将傅全有调往北京,担任更为重要的职务,并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了和平年代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最高荣耀。
此后,他担任过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抵达起职业生涯的辉煌巅峰,完成了从农民子弟到上将的传奇人生。
现如今傅全有将军已经92岁高龄了,仍然身体硬朗,时刻关注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为强军之梦献计献策,发挥自己的余热。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傅全有将军,他是新时代华夏的保卫者,是坚不可摧的长城,是祖国万家灯火的守护神。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