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抗美军医张烛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穿越时空,寻找抗美老兵——张烛光。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抗美援朝老军医张烛光的故事。
九十五岁的张烛光老人,出生就是一个放牛娃,一步一步的走向医学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他先后在医学院学习、参军入伍、加入西北建设,为祖国贡献了一生。他就像是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退休后的老人,现住西峰城区。他从年轻小伙,到耄耄之年,和祖国一起成长。祖国变得繁荣富强,他却老了。
寒门出英雄。
张烛光
出生在四川的张老先生,六个孩子他排第五,为了生活不得不过早的承担起生计。作为一个放牛娃,他白天都和牛在山上,晚上则和哥哥们学习,后来家里的情况好一些,他也去读了两年书。
老人自己说,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医生。毕竟一个放牛娃,读书识字,也不过就是丰富自己,没想过有什么出息。可命运是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付诸东流。他偶然间,来到中药铺当学徒,掌柜的是个好心人,知道他的生活负担重,又给他介绍去卫生院做杂工。
为此他很感谢掌柜的,有工作就代表有饭吃。进入卫生院工作,张老先生十分勤勉,不管什么活,都非常积极,也正是因为他干活利索,很快被院长发现,他十分喜欢这个勤勉的孩子。所以在空闲的时候,会教授一些文化课给他。
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张老先生也是十分珍惜,在院长的教导下,他成功的考上了医学院。
他的前半生,一直都在遇见各种各样的好人,促使他后来的成长。但过了几年,张老先生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最终选择了参军,在1949年末,他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的军医。
后来战争开始,他作为军医也跟着前往战场。从校园到战场,他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炼狱,看着满地尸骸,那些上一秒还在和他说话,下一秒就命丧黄泉的战友们,他的心中轰然冒出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不是害怕、不是胆怯,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他从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时刻做好了奉献生命的准备。
在这里,没有正规的无菌病房,也没有安全的安置地点,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军医出现,他们不仅仅要治病救人,同时还要想办法保护自身的安全,保护伤员的安全。
在老人的记忆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是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天气里面,他们为了获取物资,又要面临着暴雨带来的灾害,他们头顶着暴雨,脚下是悬崖,空无一物,只能够慢慢的前进攀爬到对面,同时还不能让暴雨淋湿了物资,那天真的是太艰难了。
张烛光勋章照
至今想起来,他都觉得那是他见过最高的山,最深的谷,下的最大的暴雨。那天成为了他永不可磨灭的记忆。
不论是面对炮火、敌人还是自然灾害,这群最可爱的人,都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全心全意的参与每一次战斗,做好每一件事。
张老先生在后面的战役中,表现优异,受过很多奖。在战役中,他们失去了很多战友,过着没有黑天白夜的生活,甚至过了今天,明天他们是否还活着,都不一定。在那个漫长时光里,他和战友们相互依偎,报团取暖,畅想着未来。
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未曾想过,自己能够活着离开战场,毕竟死了那么多的人。
可是黑暗终会过去,黎明终会到来,他们终于迎来了希望。坚持到了胜利的那一刻。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乡,那时候国家正在建设大西北,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那片荒凉的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要知道,大西北荒无人烟,常人根本无法坚持和活下去。
那个时候的国家,刚刚起步,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张老先生不顾家中阻拦去支援大西北,一去就是数年,也因此就把根都扎在了那儿。
他所在的那家卫生所,不论是环境还是医疗设施,都比较落后。也看到了很多百姓生病就医的渴望,基层虽然苦,但对于放牛娃出身的张老先生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要好好的建设这里,帮助这里的人民。
村民们因为路不通,无法就医,他们就翻身越岭的到山里面,去给大家看病;为了给大家治病,有些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都会把百姓放在最前面。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忘记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面对村民身上出现的任何疑难怪病,他才能更好的给予治疗。
作为军人,他保家卫国;作为医生,他治病救人,那作为父亲、作为丈夫呢?
他退伍没多久,就结婚了,和妻子一起来到了工作的地方。有了子女以后,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很严厉,不断的激励着孩子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也让每个孩子在长大以后都有了不俗的成就。
张烛光生活照
如今老人也是子孙满堂,每一个都很有出息。
张老先生说,他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时常想到那时的艰难,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
因为老军医的身份,不管是社区还是医院,都经常过来为张老先生检查身体,关心他的生活需求,但对于这些,他从来都是不接受的。
他是祖国的一颗螺丝钉,时时刻刻的为祖国、为人民着想,如今国家富强起来,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他老了,不能够再为祖国做贡献了,可是他还有儿女,还有子孙,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和平年代,他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希望他们那代人的故事,能够勉励当代的年轻人能够珍惜如今的生活,居安思危,能够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为更多的人谋福利,为实现祖国的中国梦而努力。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