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战略岛屿无人愿意值守,江苏民兵为国守岛,11000天直到病逝
《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独自一人守卫空营房大半年,没有上级、没有监督,他却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然一丝不苟地履行军人职责。很多人被许三多感动的同时会问: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吗?
当然有,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江苏灌云县的民兵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守卫黄海前哨国防战略孤岛开山岛32年,11000多个日日夜夜,将全部人生奉献给职责和使命,不求回报、不为利诱。许三多的精神不是艺术的拔高,而是像王继才这一类人的真实写照。
江苏北部有条灌云江,侵华日军当年从灌云江口进犯我国领土时,先占领开山岛作为跳板,再向内陆进攻,因此该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保卫灌云江地区的第一道防线。
1985年开山岛驻军撤编,灌云县在岛上开辟了民兵哨所,担负观察警戒任务。但开山岛是一座无人岛,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守在岛上的民兵更像是“现代鲁宾逊”,只有茫茫大海相伴。
人是社会性生物,很难忍受离开人群的生活。开山岛民兵哨所正式开通后,灌云县安排了四任“岛主”,也就是哨长,但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最长的也只有13天,这种日子比坐牢还要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更何况此时已经改革开放,大家都忙着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谁愿意守在这座孤岛上荒废人生啊。所以,这个哨长的人选一直困扰着灌云县领导,直到选中了王继才。
王继才本来是可以推掉的,别人都不愿干,为什么要我干?这个哨长又不是强制性的。可王继才没有这样想,身为芦河村的民兵营长,他比别人更懂得开山岛的军事价值,还有献身国防的意义。祖国的海疆总要有人来守,有人守着,大伙才能安心过日子。
国家安全靠的不仅仅是解放军,千千万万的民兵也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时期,民兵是支前工作、情报收集、兵源补充的骨干力量,和平年代,民兵依然战斗在国防第一线。
1986年7月15日,王继才正式登上开山岛成为民兵哨长,这一年他27岁。在他之前,岛的主人是不知怎么生存下来的毒蛇和老鼠,满地爬来窜去。王继才只好躲进旧营房,不敢去骚扰它们。
幸好他带了一大包干粮,还有一些香烟和白酒,总算挺过了最初、也是最难熬的几天。直到4天后太阳出来,蛇鼠们都回了窝,王继才终于出来透了透气。
从空中俯瞰,这座岛的外型像一个倒扣着的金元宝,却荒凉得吓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除了野草,什么植物都没有,只有一窝窝蛇虫鼠蚁。
由于担心妻子王仕花不同意,王继才是瞒着她上岛的,说自己去执行任务,直到听村里人说起,王仕花才知道真相。过了一个多月,王仕花跟着补给船登上开山岛,她要把丈夫拽回家去。
可是,当她看见胡子拉碴、瘦了一圈的丈夫,原本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忽然间全都不翼而飞,眼泪夺眶而出:“别人不守,咱也不守,回家去吧!”王继才郑重地对妻子说:“你回吧,我决定留下!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
一向温顺忠厚的丈夫突然变得倔强起来,从他坚定的眼神里,王仕花知道这个岛他守定了。当初嫁给家境不太好的王继才,王仕花看中的是他够老实可靠,而像王继才这种人一旦认准一个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王仕花不但没有把丈夫劝回去,反而辞掉小学教师工作,把两岁的女儿托付给老人,随丈夫守岛。她的想法很简单,丈夫一个人在岛上,谁给他做饭?生病了谁照顾他?
更重要的是,王仕花也知道守岛不是一份工作,而是神圣的责任,丈夫守卫的是国家,自己应该与他在一起。没想到这一守就是32年,他们的大半个人生。
当时的岛上没有电没有水,除了几间房子,只有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和一台收音机。有时遇到台风,一连好多天补给船不能靠岸,王继才夫妇用光煤后只好吃生米。没有人说话,他们就对着大海唱歌。
王继才搞来一斤多苦楝树种子,撒在石头缝里的泥土里,可无论他们如何用心侍弄,最后只活下来一棵小树苗。有益的生物似乎都不太适应这座环境险恶的孤岛,只有王继才夫妇例外。
像许三多一样,王继才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每天按照规范使用器材巡查海面,并认真做好记录。他有事离岛,就由妻子王仕花接替,从来没有间断过。
每天凌晨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王仕花都会把一面国旗绑在自制的旗杆上展开,王继才面对国旗肃然而立,行注目礼。这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就是国家的代表,也是王继才、王仕花所做一切的意义所在。
第一面国旗是王继才父亲托人送上岛的,还有一张手写纸条:“守岛要有信念,和守阵地一样,人在旗在!”32年里,夫妻俩升旗11000多次,自费购买了200面国旗,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开山岛上空。
升国旗是他们在岛上最重要的仪式。王继才说:“开山岛虽小,却是国家领土,必须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我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
1992年有一次台风连刮半个多月,岛上的粮食吃光了,夫妻俩靠着捡牡蛎和海螺生吞硬嚼,才坚持到补给船的到来。当时他们已经快饿晕了,如果船再晚到两天恐怕就危险了。
自己苦点累点,夫妻俩不在乎,唯一感到亏欠的是儿女们。守岛的第二年,他们正打算去医院待产却遇上了台风,狂风一连刮了好多天,最后王仕花只能在岛上生孩子,王继才在电话里听着医生的指导,自己给妻子接生,幸运的是母子平安,王继才只感到一阵阵后怕。
儿女们跟着老人生活,常常无人照看,有一次家中失火,差点儿导致出大事。大女儿结婚时,父母却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及时赶来,大女儿止不住地流泪,化了5次妆都被泪水打湿,直到走进礼堂,父母仍然没有出现。
刚守岛时,他们两人的工资是每年3700元,1995年建起灯塔,又加了20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这点钱养活全家很吃力,儿子读大学靠的是贷款,大女儿出嫁时连像样的嫁妆都没有。
生活再困难,王继才也没有动过歪念头。1993年曾有个犯罪团伙想利用开山岛停放走私车,愿意付给王继才10万元。这笔钱可是他们20年工资的总和,可王继才丝毫没有动心。不仅如此,王继才还配合公安和海警部门,破获6起犯罪案件。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有人想打开山岛的主意,包括旅游开发公司都来找到王继才,但全部被他拒绝了,使开山岛成为远离铜臭和贪婪的一方净土。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5年2月,王继才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军民迎新春茶话会。
王继才当时就坐在习主席的边上,当习主席告诉他,有困难就向组织反映时,王继才当场向习主席承诺:“请主席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
王继才还有一句常说的话:“我要永远守在开山岛,守到守不动为止!”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个庄严的承诺。2018年7月,王仕花因长期守岛染上严重的风湿病,不得不回岸上治疗。几天后,王继才突然心脏病发作,由于抢救不及时而去世,年仅58岁。
上百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了王继才的追悼会,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让无数人感动。他也是一个很“傻”的人,却因为这份“傻”而伟大,他是现实中的“许三多”。8月17日,王继才被国家评为“烈士”,不久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王仕花申请继续守卫开山岛,灌云县没有同意,他们一家人已经付出了太多,王仕花更应该好好养病。县里决定由民兵轮班守护,每隔10-15天轮换。
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硕士毕业后从军,然后申请调到海警部队,为国家保卫海疆,在更广阔的尺度上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被王继才激励的人远不止妻子儿子,随着电影《守岛人》在2021年上映,更多的人记住了王继才这个名字。
此外,县里投巨资改善开山岛的生活条件,装上太阳能发电和海水淡化设备,添置各种电器,还翻新营房、建起礼堂、接待室、书屋和展览馆等公共设施。2021年1月,开山岛获得了国家的批准,正式成为国家3A级红色旅游景区。
英雄不一定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必须仰视的,不需要赴汤蹈火、不需要舍生取义,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王继才一样成为英雄。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