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亲自宴请廖耀湘,廖全程没好脸色,见到一人后,才高兴起来
1942年到1945年间,有一支中国军队,深入缅甸与日军作战,这就是中国远征军。这次出战也是中国和盟国直接进行合作的典范。
虽然第一次入缅失利,但之后撤到印度的驻印军与重整后的远征军,协同作战,歼灭了三万多的日军,1945年两军胜利会师,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撤回国内。驻印军与远征军在收复失地,消灭敌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01
在远征军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但第一次的失利后,他带着3000多人撤退到印度,之后在兰姆迦整训,厉兵秣马,准备给日寇以痛击。
在后面的战斗中他拿下了缅甸的多座城市,日本投降时,他还特意被安排参与受降仪式,他就是廖耀湘。但这位号称是中国的巴顿将军的名将,到了解放战争时一样沦为了我军的阶下囚。
1906年,廖耀湘出生在湖南邵阳,他家境很好,父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他也勤奋用功,完成了中学学业之后,却因家道中落,费了一番周折后才终于进入了军校的大门。在20岁那年,得到老蒋赏识的他获得了公费到法国军校进修的资格,得到这次机会,让他对老蒋颇为感激。
原本面试时,考官觉得他貌不惊人太过普通,所以就把他刷了下来,还是在老蒋的坚持下,才得以赴法进修。他也用成绩回报了老蒋,最终以机械化骑兵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抗战爆发后,廖耀湘积极参战,南京陷落时,他也被困城中,后才脱险至汉口,此后上书老蒋,提出要总结这次南京失陷原因从而在军中进行改进,老蒋破格提升他为少将参谋长。1938年老蒋组建了第一支机械师,由专业对口的廖耀湘担任参谋长,之后扩编为11军,廖耀湘转为副师长。
02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派重兵前往东北,先是让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一个月后又让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郑洞国、梁华盛为副长官,带着2个军的兵力开赴东北。
1946年1月,廖耀湘的新6军与其他5个军也被派往东北增援。此时的廖耀湘是非常瞧不起解放军的,他出身黄埔,还在法国进修,可以说是有着双重学历,远征军时期又在印度修整,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都相当丰富,而解放军在他眼中全是泥腿子而已。
加上他的新编第6军又是老蒋的王牌军,全部使用美械,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装备,实力就算是和外军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开赴东北一个月左右,他的新6军的22师就和解放军在沙岭交火,打了3天后,22师损失惨重,14师和第2师在本溪也败于解放军手中,这几次交手后,廖耀湘才终于正视解放军,发现这个对手真的不简单。
老蒋非常重视东北战场,准备以此地的战绩来吸引美国人对自己的援助,不过在战略角度来说,他很多时候都是“瞎指挥”,让廖耀湘等人不能放开手脚一搏,最后十多万大军被全歼,自己也被俘。
03
被俘后的廖耀湘心中是非常不忿的,他认为自己不是败给了解放军,而是败给了运气,加上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好友兼老上级郑洞国死在我军的手里,更是怨念十足。
对于这个倔脾气的败军将领,东北野战军的总参谋长刘亚楼是非常重视的,他专门宴请了廖耀湘,结果这位廖将军一直叫嚷着不服,刘亚楼也不生气,始终恭敬有礼,可廖耀湘就是没个好脸色,直到看见早已“阵亡”的郑洞国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不由得怔住,不说是郑将军早已以身殉国了吗,为何出现在这里呢?
郑洞国告诉他,当时对国民党和老蒋失望透顶的他,是准备自杀的,结果被部下拦住宣布起义。郑将军说的话,廖耀湘是深信不疑的,他开始思考自己以往坚持的真的是正确的吗?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打赢了美军,这让正在接受改造的廖耀湘非常震惊,就志愿军的那些装备居然能赢美国?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失利并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历史的必然。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之后在政协做一些文史类的工作。1968年,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廖家的后人在2005年时曾经接受过访问,谈到廖耀湘因为兵败被俘,不管之间有多少功绩,在台湾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了,反而在大陆,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人们始终记得他为抗战做出的功绩,让他们这些后人非常感动。
像廖耀湘这样曾经在抗战中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的将领,会是我们永远怀念和尊敬的对象!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