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轰一声巨响,赫尔松大坝被炸,数千人流离失所,危险又逼近

发布日期:2023-07-05    点击次数:88

轰一声巨响,位于赫尔松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是谁干的?会造成什么影响?一时间,这些疑问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谁炸毁了赫尔松大坝?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

据悉,位于第聂伯河上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高约30米,长约3.2公里,距离新卡霍夫卡市东部5公里,水库容量18立方千米。报道称,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水电站一直处于俄方控制之下。此前,在乌克兰夺回赫尔松地区的过程中,泽连斯基就曾指责俄方将炸药放在大坝内,俄方则反驳道,乌军对大坝进行了袭击。

大坝的炸毁于俄罗斯而言毫无益处,大坝的炸毁。意味着俄军数月来建立的初步防线被摧毁,这对俄军极为不利。这也不符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的初衷,出于这一原因,他们不太可能会去摧毁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

按照目前局势,俄罗斯也并没有理由这样做,破坏大坝旨在拖延敌方的进攻。在俄乌双方的作战中,乌克兰时常把反攻挂在嘴边,但始终未实施。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乌克兰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那就是“缺兵”。要知道,虽然乌军已获得大批西方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但却没有足够的兵力,而且乌克兰军队中,雇佣军要占一大部分。

还有分析认为,若是俄罗斯所为,美国必定会第一时间展示证据。但在此次事件后,美国异常罕见的沉默更令人“猜测”。

(俄乌前线)

从另一个角度看,卡霍夫卡大坝遭到破坏,使乌克兰危机越发激烈,这对美国也是有益的。就美方以往的作风而言,怀疑“是他们炸了卡霍夫卡大坝”似乎并非天方夜谭。

当然,这些都仅为推测,真相还是得看最终的调查结果。

又一基础设施被攻击

然而,大坝被炸,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得俄乌走势迈向更加严重的方向。此事发生后,外界最担心的是发生与之相关的连锁反应,例如其他重要战略基础设施遭到攻击。秩序的瓦解意味着混乱,而混乱背后则是更多灾难的可能。此前的“北溪”、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哈尔科夫州氨气输送管道遭遇攻击)

怕什么来什么,在乌克兰危机中,令人担忧的是连锁反应还是发生了。大坝遭炸,国际社会还在全力解决人道主义危机,在此之际,另一个关键基础设施又遭到了攻击和爆炸——“陶里亚蒂至敖德萨”氨气输送管道。

俄罗斯国防部于6月7日表示,乌克兰破坏小组在哈尔科夫州再次实施了爆炸,本次袭击目标为“陶里亚蒂-敖德萨”输氨管道。接连两次对基础设施的袭击,证明实施方的举动超出了界线,针对特殊输气管道的爆炸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普遍认为,赫尔松大坝遇袭,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已进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博弈将更为残酷且不择手段。

(当地民众不得不撤离)

尤其是美西方为了避免失败,在乌克兰问题上频频突破红线。在“博弈”当中,两国民众都蒙受着巨大的损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眼下这场“事故”中,已经让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事故”的真凶,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发布于:山西省

上一篇:台湾有事就是全球有事?欧媒叫嚣干涉台海,民众却坚决不买账
下一篇:俄媒:五角大楼否认美存在与“拥有外星物质”相关的秘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