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方向战斗打响,14个旅乌军猛攻,一危险信号,西方发觉不对劲
近期,以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交界地区为主的乌军大反攻终于拉开了帷幕。为了给乌军反攻主力进行佯攻掩护,除去在顿涅茨克南部执行主攻的5个旅之外,乌军在俄乌边境、扎波罗热库班地区、卢甘斯克克里米纳方向、哈尔科夫库普扬斯克方向、顿涅茨克巴赫穆特方向以及马林卡、阿瓦迪夫卡和塞弗尔斯克等地投入9个旅的兵力,对俄军阵地发动同步反击.不过,看似来势汹汹的乌军反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军事成果,乌军反而在这些反击行动中损失惨重。
(乌军反攻)
西方媒体认为,乌军在多个进攻方向均遭到俄军重兵堵截,这一危险信号让美军情报机构开始重新评估俄军的空天情报侦察能力,俄军突然“看得远,听得清”确实有点不对劲,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第三国在暗中帮助普京政府。
(情报是军事行动的生命线)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在情报方面全力支援泽连斯基当局,尤其是在卫星情报领域,乌克兰军队拥有对俄方的绝对优势。早在去年5月份,美国情报机构就透露,西方国家用于对付俄罗斯的商业遥感卫星总数量超过200颗,包括光学遥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和电子情报卫星,由数十家西方商业卫星企业运营,此外还有数十家商业卫星情报分析公司来提供情报分析服务,这还不包括西方国家的军用侦察卫星。
相比之下,包括《福布斯》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透露,俄罗斯在轨的遥感卫星数量仅存十几颗,而且能够用于乌克兰战场的侦察卫星更少,技术指标更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同类卫星。
【海丝一号卫星拍摄的Ever Given号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
这种太空情报能力的差距让俄罗斯军队吃了大亏,因此俄罗斯也在努力发射更多的遥感卫星。就在5月下旬,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使用一枚联盟-2.1a”运载火箭将一颗雷达遥感卫星送入太空。此卫星型号为“神鹰FKA”(Kondor-FKA),编号为“宇宙2569”,是一系列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的首颗。根据官方消息,该卫星质量为1050公斤,工作在近极轨道,高度为500至550千米,每天可拍摄约100张地面图像,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1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方已经多次发射军用侦察卫星,“神鹰-FKA”卫星只是其中一颗。
那么,西方情报界是如何看待这颗卫星呢?据塔斯社报道,美国前情报官员、军控核查专家里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颗卫星将使俄罗斯能够改变乌克兰冲突的进程,因为它能够看穿云层,地面的一切都无所遁形,西方援助给乌克兰的一切大型装备都将无法隐藏。他认为俄罗斯将发现并逐渐消灭越来越多的乌军装备,到今年夏末,乌克兰人将无力继续这场战争。
【美国雷达成像卫星拍摄的切尔诺贝利附近的俄军车队照片】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得从它的工作原理说起。合成孔径雷达SAR就是一种雷达,和其他雷达一样,是依靠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和分析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工作的。和其他种类雷达的不同之处在于,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天线连续发射无线电脉冲并可以持续接收并记录每个脉冲的回波,而在这个过程中,安装在飞机或者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其连续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时处于多个位置的组合,其飞行的轨迹就像一个巨型的虚拟“合成”雷达天线,这就是“合成孔径”一词的由来。
这样的工作方式能够让合成孔径雷达得到比有限尺寸物理天线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它的优点就是电磁波能够穿透云雾和雨雪,并且能够在夜间工作,真正的全天候成像;缺点也很明显:比起可见光影像卫星拍摄的高清晰度彩色照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只能形成黑白照片,并且分辨率要更低一些。
【美国雷达成像卫星拍摄的俄罗斯苏-57战斗机的照片】
不过它的优点还是太强了。和许多网友被好莱坞电影“带偏”的认知不同,可见光影像卫星在使用上受到的限制很多,并不能像电影中那样,随便什么时候想拍哪里的目标就拍哪里的目标。首先可见光影像卫星只有在白天使用才有意义,夜里只能拍摄地面灯光夜景,没有太多用处;其次可见光影像卫星在云雾雨雪的天气下都拍摄不到地面目标;最后,由于阳光对目标形成的阴影对判断地面目标情报的干扰很大,因此可见光影像卫星通常利用正午阴影最短的时候进行拍摄。以上三条限制使得可见光影像卫星的使用场景大大受限。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则根本没有这些限制。
【美国可见光成像卫星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拍摄的俄军车队的照片】
但是,西方媒体认为,俄罗斯的这颗合成孔径雷达距离“改变战争进程”还差的远,因为数量太少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常90分钟左右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单颗卫星对地面某区域的重访时间也在90分钟左右,对某特定区域适合拍照的时间只有过顶的那几分钟;在高分辨率成像模式下,它的可视角度非常小,对地面成像的区域通常只有几十公里宽,对于乌克兰这样宽一千多公里,长几百公里的国家,这样小的区域需要调整轨道扫描几十次才能完成全部覆盖。因此依靠这一颗卫星是无法获得时间敏感型情报的。它对于俄罗斯掌握战场情报有帮助,但是十分有限。
【美国卡佩拉公司下一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想象图】
解决方案就是发射几十颗这样的卫星,工作在多个轨道上,缩短重访时间,并且同时扫描不同区域。其实这就是西方国家目前的优势所在。不过要制造这么多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俄罗斯恐怕没有足够多的航天级芯片。如果没有东方某大国的帮助,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西方媒体和美国情报界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俄罗斯空天侦察能力为何在短短1年多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是谁在暗中帮助俄罗斯?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