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非洲的“切格瓦拉”,恍若昙花一下,布基纳法索还能等到桑卡拉吗

发布日期:2023-07-06    点击次数:137

2022年4月6日,也就是大概三个多月前,经布基纳法索军事法庭裁定,前总统布莱斯·孔波雷及前安全部门负责人亚森特·卡方多等人,因涉嫌谋害上沃尔特第五任总统、布基纳法索第一任总统桑卡拉被判处终生监禁。

这场迟到了三十多年的正义终于来了,但是布基纳法索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第二个桑卡拉?

桑卡拉

这个问题谁又说得清,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桑卡拉究竟是谁,大概也不知道这个人对于上沃尔特,或者说布基纳法索,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扇中历史,欢迎收看本期内容,对本期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赞加收藏,支持一下。

好了,闲话少叙,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故事。

桑卡拉

首先我们先对上沃尔特和布基纳法索的关系做一个介绍。

地点非洲西部,时间十九世纪,这个组合下来,大家大概也都明白这代表着什么了?

没错,这个国家也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这个国家最先叫上沃尔特,关于名字的由来,大家心中是不是有了一个隐隐的猜测?

是的,这个名字就是当时的殖民国家法国给取的。

上沃尔特

至于有什么含义?

法国表示,给你取个名字就不错了,还想要什么好听、寓意深刻的名字,真是想得太多了。这个国家地处沃尔特河的上游,所以“上沃尔特”这个名字就这么来了。

它又是怎么成为“布基纳法索”的呢?

之前出现的那位总统,桑卡拉,他是上沃尔特的第五任总统,也是布基纳法索的第一任总统,被誉为非洲的“切格瓦拉”。1984年是桑卡拉执政的第二年,他将“上沃尔特”这个由法国赋予的名字换成了“布基纳法索”,意为“正人君子的国家”。

接下来,我们先对上沃尔特做一个了解。

法国要将上沃尔特地区变成殖民地,总共要做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从法国来到上沃尔特地区。所以,1896年,一群法国人来到了上沃尔特。

第二步,镇压当地土著居民的反抗。宣称上沃尔特为法国属地的殖民者,遭到了当地摩西人的强烈反抗。于是法国开始了对上沃尔特的暴力镇压。

第三步,镇压成功,宣布成立殖民地。1904年,上沃尔特彻底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从1904到1919年的这段时期,上沃尔特被划分到了塞内加尔和尼日尔殖民地,也就是现在的今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

然而,事情不会像法国人想得持续下去。法国对上沃尔特的横征暴敛以及残酷统治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抗,上沃尔特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只是,这些起义部队到底不是法国的对手,这些武装起义很快被法国一一镇压下去。之后,法国为了加强统治,重新在上沃尔特建立了一个单独的殖民地。

此后,上沃尔特这个地区再没有过什么大的变化,无非就是在法国的统治下,民众生活悲惨或者更悲惨的差别。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此时,世界各地殖民地独立浪潮风起云涌,上沃尔特自然也不例外,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

1960年,上沃尔特独立,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

1961年,法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沃尔特。

独立后的上沃尔特民众并没有迎来期望中的生活。

在首任总统兼总理莫里斯·亚梅奥果的治理下,上沃尔特很快就成为了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百姓过得好不好,亚梅奥果和他的家族才不在乎。

亚梅奥果

作为总统,亚梅奥果平均每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国外花天酒地,挥霍无度,通过对上沃尔特百姓毫无节制的敲骨吸髓来榨干百姓的每一分钱,用以维持着他和他的家族的奢靡生活。

在亚梅奥果的独裁统治下,上沃尔特的经济不断恶化,贪污腐败丛生,百姓持续性的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本就穷苦的上沃尔特哪能经得住亚梅奥果这样的横征暴敛,国家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对于民众的示威游行,亚梅奥果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武力镇压。

武力镇压的后果就是,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大,1966年,一场政变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以陆军参谋长阿布巴卡尔·桑古尔·拉米扎纳中校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上沃尔特百姓对于桑古尔的上台,可以说基本没有啥不满的,都已经差成这样了,总不能比亚梅奥果还差吧。

在桑古尔的治理下,上沃尔特的百姓基本上是仍旧处于持续性的民不聊生状态。倒不是说桑古尔像亚梅奥果一样不做人,桑古尔是真的不太懂怎么治理一个国家,政治上各党派纷争不断,官员的贪污腐败愈演愈烈,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桑古尔

而且上世纪70年代,上沃尔特遭遇了持续性的大旱,加上土地沙漠化的加剧,粮食年年歉收,国家财政赤字不断,外债达到了3亿多美元,国家几乎已经奔溃。

同时由于严重恶化的经济形势,桑古尔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被其他政党力量不断削弱,桑古尔在政治上属于温和派,主张缓和矛盾、发展经济、建立多党联合政府,在其他政党的步步紧逼下,一退再退。这些政党利用民众的不满,不断推波助澜,鼓动民众反对政府。

除此之外,桑古尔支持多党制联合政府,并不代表和桑古尔处于同一个政党的其他人也支持多党制,加上其他反对党的挑拨离间,桑古尔和其执政党的领导层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以及无休止的党派竞争,桑古尔无力回天。又一场军事政变开始了,1980年,以赛耶·泽博上校为首的一批中下层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桑古尔的政权。

相较于桑古尔,泽博的统治基本上是在持续性民不聊生的状态中又加了一个民不聊生buff。泽博上台后不久,就对上沃尔特的工会采取了限制罢工、限制增薪和停止政治活动的强硬手段,并于之后不久,强制性解散了工会。桑古尔是泽博的老师都尚且遭受如此待遇,更不用说那些和他有不同政见的人了。短短两年,泽博和他的政府就开始了摇摇欲坠,到了即将垮台的境地。

泽博

政变又要发生了。

而且是一年时间不到,就换了两个政权。

1982年11月,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上台,成为上沃尔特的第四任总统。

仅仅十个月后,桑卡拉就发动政变,成为了上沃尔特的第五任总统。

韦德拉奥果

在非洲,政变可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无论换了什么样的政府,反正民众的生活是没有好过。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到像之前我们提到的桑古尔一样的总统,不是什么坏人,就是能力不够,百姓依旧民不聊生。运气差的话,那就是泽博那样的总统,双重民不聊生加身。运气更差的,那就没有办法了,例如摊上有着“非洲三大暴君”之称的乌干达总统阿明、中非皇帝博卡萨和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这样的喜欢虐杀百姓的总统,那就用“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来形容都轻了,百姓不只是在经济上被敲骨吸髓,甚至达到了在物理上被敲骨吸髓的程度。

非洲三大暴君

但这次通过政变上台的总统,可以说是出乎上沃尔特百姓的意料,类似于天降大礼包的那种程度,只是体验期有点短。

桑卡拉,全名全名托马斯·伊西多尔·诺埃尔·桑卡拉。

1949年12月21日,桑卡拉出生于上沃尔特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曾在二战时期参加过法国军队,家境还算不错,可以支撑他上一个不错的学校。

桑卡拉

中学毕业以后,桑卡拉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牧师,不过最后,他却选择了投身军旅,并先后就读于瓦加杜古预备军事学校、卡焦戈军事学院及喀麦隆雅温得联合军事学院军官训练班。

1970年开始,桑卡拉在马达加斯加安齐拉贝军事学院进行了两年的学习。马达加斯加的学习让桑卡拉受益良多,在这里,他不仅学习了军事知识,还学习了农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在这里,桑卡拉开始读了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一个教授带领他了解了什么帝国主义,什么是殖民主义,而什么又是共产主义。

桑卡拉

1972年,回国之后,桑卡拉被授予了中尉军衔。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士兵不爱国,那他和潜在的罪犯也没什么差别。两年之后,在上沃尔特和马里的战争中,桑卡拉因作战勇敢和廉洁奉公颇受赞誉,被称为上沃尔特的英雄。又过了两年,桑卡拉成为上尉,并被派遣前往摩洛哥接受军事训练。

也是在摩洛哥,桑卡拉认识了许多和他有着相同理想,相同信念的朋友,这些人当然包括布莱斯·孔波雷,两个有着相同爱好、相同理想的年轻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只是,大家还记得视频的开头吧,这段友谊又能持续多久呢?

孔波雷

1980年,泽博发动政变上台。

1981年,桑卡拉30岁。刚上台不多久的泽博认为桑卡拉能力出众,将桑卡拉从军队调到了新闻处,桑卡拉从此进入政界。

在这段时期,桑卡拉还和孔波雷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组建了共产主义军官团,为了上沃尔特与理想而奋斗。

可以说,是桑卡拉使得国家电视台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宣传工具。只是,这些不是泽博想要的。因为桑卡拉将泽博政府的贪污腐败也一并报道了出来。

于是,泽博解除了桑卡拉的一切职务。之后,他在将桑卡拉逮捕关押了两个月后,流放到了上沃尔特的西北部。

1982年,桑卡拉和他共产主义军官团的朋友们与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校一起发动了一场政变。

政变几乎没有遭受到抵抗,桑卡拉他们轻而易举就推翻了泽博的统治。这之后,韦德拉奥果成为了国家总统,桑卡拉成为了国家总理。

这么说吧,因为桑卡拉此前的作战勇敢、奉公廉洁,他在上沃尔特的人民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威望,颇受爱戴。桑卡拉自然没辜负百姓的期望,可韦德拉奥果不同,他只想一心一意跟在法国后面,什么反帝反殖民,他不在乎,于是,这次政变成功后还不到半年,桑卡拉就被撤了总理的职位,被再次监禁起来。

事实证明,韦德拉奥果大概是因为登上总统位置后膨胀了。要知道,桑卡拉可不只是只有一人,他的背后还有那些与他志同道和的伙伴们,桑卡拉被逮捕后,以孔波雷为首的军官几乎和韦德拉奥果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同时,那些支持桑卡拉的民众也提出了抗议。最终,迫于压力,韦德拉奥果只能将桑卡拉无罪释放。

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经此一事,桑卡拉彻底认清楚了现实,百姓困苦,每一任总统都不干人事,求人不如求己,不如他自己干。

1983年8月,桑卡拉与孔波雷发动军事政变,再一次推翻了仍旧不干人事的总统。这一年,桑卡拉34岁。

桑卡拉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总统,这个国家的人民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他想做的事情也太多了。为了改变国家的现状,上台后,桑卡拉先重新组建了内阁,15个文官,5个军人,平均年龄30岁。

上沃尔特的人民常年处于饥荒状态,干旱和土地沙漠化的问题一直持续困扰这片土地的人民。

桑卡拉不能改变干旱的问题,但他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来缓解这个问题。此前,上沃尔特主要种植棉花,地主们占据了国家的大部分土地,但他们不种粮食,种的都是棉花,可棉花不能吃,饥荒来了,普通平民一茬接一茬地被饿死。这些地主可不管这些,他们种棉花的收益远大于种粮食,反正他们手中有钱,饥荒来了也饿不到他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桑卡拉决定土地国有化,然后分配给农民种植可使用的粮食作物。

为了缓解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桑卡拉薪资带头开展了绿化工程,发动上沃尔特的民众一起植树种树,在他执政期间,他们一共种植了超过一千万的树,可以说,这项举措极大的缓解了撒哈拉沙漠的侵蚀。

另外,为了让农民过得更好些,桑卡拉还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废除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在桑卡拉的种种举措下,这个常年处于饥荒的国家第一次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桑卡拉做的当然不止这些,桑卡拉的政府是第一个公开承认艾滋病是国家主要威胁,并提出了一系列计划,以降低艾滋病感染率的非洲政府。

为了降低婴儿死亡率,桑卡拉为250万儿童接种了脑膜炎、黄热病和麻疹疫苗。而且,他还为7500个村庄中的5384 个村庄建立了药房。同时,桑卡拉还发起了全国扫盲运动,他执政初期,上沃尔特的识字率仅为13%,四年后,这个比率已经达到了73%。

此外,他还为上沃尔特铺设了超过700公里的铁路,倡导妇女解放,反对女性“割礼”这种野蛮落后的习俗,鼓励女性外出工作,扩大妇女在政府的工作比例等等。

1984年,桑卡拉执政的第二年,他将“上沃尔特”这个几乎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的名字换成了“布基纳法索”,意为“正人君子的国家”,并为这个国家谱写了国歌,设计了国徽,这是他对这个国家最美好的期盼。

这个国家能像这样一直欣欣向荣下去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

桑卡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养活了你,谁就能控制你。所以他极力反对霸权主义的干涉,避开了所有的外援,避免其他国家对本国的控制。但是,没有外援,国家还要发展,发展需要钱,这就绕进了一个死胡同。

没有办法,桑卡拉只能削减公职人员的工资,他先以身作则,将自己的2000美元的工资降低到了450美元,他希望能靠着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但是,这种措施注定长久不了。对桑卡拉不满的人越来越多,与他离心离德的人也越来越多。

布基纳法索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好了,可有的人就不好了。这个国家原先的权贵不好了,这个国家那些原来以压榨百姓获取利益的人不好了。

他的社会主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阻碍,他的改革措施也越发激进,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开始出现了裂痕。但此时桑卡拉明显没有意识到他所信任的好友孔波雷和他之间的裂痕究竟有多大。

这个时候,只差最后一把火,就能将桑卡拉彻底燃烧殆尽。

法国,好像只在视频开始时出现过,那时我们只提了一句,上沃尔特是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好似是从1961年就将撤离了上沃尔特,但哪有那么简单,可以说,在桑卡拉上台前,法国一直对上沃尔特保持着相当大的影响。

本来,政变在非洲都不算是什么大事,法国也没在意,自认为桑卡拉也想之前的那几任总统一样,可以任由法国对上沃尔特的经济压榨。

只是,桑卡拉就不是那种任由法国摆布的人,该怎么形容桑卡拉的那些措施对法国的影响呢?

法国的GDP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这些非洲国家,桑卡拉要摆脱法国的控制,其他国家有样学样,对法国可以说是产生了非常的影响。要问法国对桑卡拉的态度,一句话描述就是,桑卡拉必须死。

桑卡拉的一系列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霸权主义的措施让法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法国为了让桑卡拉死,用尽各种手段挑拨离间,分化布基纳法索的政府高层,收买那些害怕被审判的贪官污吏。

1987年,桑卡拉38岁。他和孔波雷的矛盾越来越大,一场针对桑卡拉的阴谋即将开始。

对了换取法国的支持,孔波雷亲自参与策划了这起谋害总统桑卡拉的行动。

10月15日,当桑卡拉还在和几位部长为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问题开会讨论时,一支部队冲进了里面,桑卡拉身中数枪身亡,当时屋里的12名桑卡拉的同事也被一同射杀。

直到桑卡拉死亡之时,他仍旧不相信,他最好的朋友孔波雷,真的会杀了他。桑卡拉死后,被埋在了一个无名坟墓中。与此同时,法国授意下的政变部队也在全国搜捕并杀害大量的革命群众。

之后,孔波雷发表了一份声明,宣称桑卡拉死于自然原因。然而很多人都不相信桑卡拉已经死了,他们还再期盼着桑卡拉的归来。

布基纳法索对埋有据称为桑卡拉遗骨的墓地进行挖掘

孔波雷上台后,几乎推翻了桑卡拉的所有政策,布基纳法索再次成为了法国的傀儡。好像所有人都满意了,法国满意了,成为新任总统的孔波雷满意了,那些心中有鬼的贪官污吏也满意了。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布基纳法索的普通民众呢?他们满意吗?

时至今日,布基纳法索又成了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识字率已经跌倒了全世界最低,持续的动乱让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普通民众又再次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中。桑卡拉执政时期的美好,好似昙花一现,再寻不到任何踪迹。

桑卡拉雕像

孔波雷掌权的27年中,他对桑卡拉的死亡始终严格保密,直到他下台后,桑卡拉的遗体才终于被挖掘了出来。人们终于知道,就是孔波雷他们谋害了桑卡拉。

2019年,在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人们树立起了一座桑卡拉的雕像。桑卡拉的雕像有了,但是布基纳法索的下一个桑卡拉又在哪里?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加收藏,也可以在下方的留言区留下您的评论!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再走,扇中历史将持续更新更多更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一战中被遗忘的14万国人:跟德军战斗,战后备受法国女性青睐
下一篇:俄国哨兵被遗忘后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已双眼失明,仍坚守军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