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国外搞到奇葩“三头怪”导弹!设计很不一样,既能打地又能打空

发布日期:2023-07-06    点击次数:57

4月29日,就在外交部长宣布再向国外援助6000枚导弹后,英国防空司令格雷厄姆·泰勒上校证实,外界认为导弹的转移已经开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海的导弹除了NLAW反坦克导弹外,还首次增加了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该导弹可以说是世界便携式防空导弹中的另类。不仅制导方式在防空导弹中非常少见,其弹头设计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常有特色。

图:星光导弹的弹头是三个箭头的奇特设计,因此也被戏称为“三头怪”导弹

这种星光导弹是1980年代英国陆军从国外航天公司(现为著名的BAE公司前身)委托研制的一种短程防空导弹系统,兼顾便携肩扛式和车载式近程空防防御导弹系统。工具便携式防空导弹(不是美军标配的工具反坦克导弹,不要搞混)。在技术路线上,星光对标工具有一定的传承,是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常见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如国外的毒刺、苏联的针,都是采用红外线或紫外线制导。发射后,导弹导引头自身跟踪飞机发出的红外或紫外信号,引导导弹自行飞向目标。不管。但外国人不这么认为。作为一种便携式防空导弹,制式工具采用半自动控制瞄准线和无线电指令传输的技术路线。这条路线其实更多的用在二代反坦克导弹上。它要求炮手在导弹发射后继续用瞄准装置按压目标,直到导弹命中。

图:英国制式工装便携式防空导弹

图片: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显然采用了瞄准装置的设计

星光导弹继承了标准工具的“发射后制导”思想,但将制导方式改为激光束制导。射击后,射手还必须用瞄准装置不断压住目标。同时,瞄准装置会发射激光照亮目标,导弹会绕着激光束的轴线飞行,直至命中。这与国外的粮食反坦克导弹的制导方式相同,只是发射激光束的调制方式不同。激光束制导的优点是导弹不会受到飞机投放的诱饵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同时,这种制导方式还可以轻松攻击陆地目标,将防空导弹当作反坦克导弹使用。但缺点是肩扛射击时射手不易跟踪空中目标,尤其是固定翼飞机等高机动目标。另外,激光束很容易触发对方战机上的激光告警接收器,让对方提前做出反应。因此,目前世界上除了瑞典的RBS-70和国外的星光,还没有其他便携式防空导弹采用这种制导方式。

图片:搭载星光的三光发射器,跟踪稳定,但不便于携带

针对以上不足,星光也对设计进行了优化。一种是专门设计的三联发射装置,配备稳定器,可以减轻炮手的负担,有助于准确跟踪目标。不过这款发射器非常重,等于牺牲了便携性。二是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压缩对方的反应时间,让对方即使报警也来不及反应。Starlight的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比Stinger和Needle快得多。不过,高速也意味着导弹不容易瞄准。如果观察瞄准激光束没有压制住目标,导弹就有可能打不中,因此只适用于对付追前或追尾方向的目标。

为了提高导弹的命中率和目标伤害,星光还采用了独特的“三箭”设计。它的头部是三支0.9公斤的钨合金小箭。随着导弹主发动机的加速,它会发射这三支箭。它们依靠惯性飞向目标,但也有自己的控制单元和修正翼,以确保它们在激光束内飞行,直到击中目标。除了依靠动能击杀目标外,每支小型飞镖装药量为0.45公斤,并配备延迟火焰,确保飞镖爆炸进入目标飞机并增加伤害。

国外虽然强调了星光导弹的高杀伤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和空地两用能力,但其设计结构复杂,便携性不足,制导方式在传输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时间。操作繁琐的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最后一点,让它的投篮训练变得非常困难,新手要想一时掌握连续稳定的跟拍实属不易。至于棍、针、飞弩的红外制导,射击后训练射手就方便多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导弹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毕竟大家都喜欢好用好学的武器。这也正是外界不看好星光在国外战场使用的原因。没有基础的国外初学者很难快速掌握这把武器,尤其是在没有模拟器的情况下。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世界顶级单兵利器,卡巴1217不愧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屹立不倒的经典战刀
下一篇:干货满满!ASTM F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