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洪学智调侃道:我是美国大学毕业的!美军:请到我们这来办公
1986年10月份,73岁高龄的上将洪学智将军在受到美国国防部的盛情邀请后出访美国。当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问了一个他好奇了很久的问题:“洪将军,你是什么从大学毕业的?”洪老将军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我是你们美国军事大学毕业的!
莱昂斯之所以会这么好奇,是因为洪学智将军在朝鲜战争中威名远扬,对美军的作战计划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并且多次成功化解美军的进攻计划。他设计的很多异于寻常的运输方式极大地保障了志愿军的后勤问题,使志愿军在前线作战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美军看来,有着这样军事才能的人一定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即便不是什么著名的军事大学毕业,也是优秀武堂之中的佼佼者。
但事实却是,洪学智出生在一个桑户蓬枢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一个目不识书的贫苦农村放牛娃,他正式系统地学习军事理论是在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进入红军大学开始学习专业的军事理论知识。
不过这也正是洪学智将军与美军众多将领的最大不同之一:美军名将基本都受过专业的系统性的军事训练,毕业于专业的军事名校,而我军的很多杰出将领都是农村贫苦百姓出身。没有受到过十分专业的军事训练。
洪老将军在看到他满脸的疑惑,便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就是你们的空军学校呀!”就这简单的一句话,莱昂斯似乎最初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但在稍加思索后,就明白了这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回答的意思,原来他指的是3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
“逼”着洪学智干后勤
在1951年5月14日晚上,彭德怀总司令特地召集了所有人,并且开了一次大会。在这次会上,彭德怀总司令郑重地宣布:我们的志愿军准备成立一个独立的后方勤务司令部。
在决定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之前,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一直是由作战司令部分管,现在决定把后勤分出去,单独成立司令部,由此可见彭总对后勤工作保障的重视。
当然,这是彭总在前线见到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前线伤员因为用了劣质的纱布伤口溃烂,因为衣服单薄,丧失作战能力。特地进京向毛主席申请的。而在彭德怀心里,勤务部的司令员也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洪学智。
洪学智将军无论是在长征时期,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冲在最前线,带兵作战,从不后退。他认为在后勤部工作,并不是他的作战风格,因此洪学智很不情愿,他只想在前线作战,因此他直言:“别的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干,这个司令还是请别人干吧!”。
未雨绸缪,异于常人防范意识
而彭德怀之所以会选洪学智,也是有原因的:他曾经因为拥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救了司令部所有人的命!
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电影《长津湖》中,有一段彭德怀司令等司令部高级指挥官及时进入防空洞躲避敌军轰炸,从而化险为夷的情节。这段情节其实是真实发生过的。
这个防空洞正是洪学智将军派后勤部队建设的。但当初为了建这个防空洞,洪学智曾被彭德怀狠狠地批评过。
当时洪学智负责司令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因为敌军飞机的威胁,为了保护司令部各位之战人员的安全,便打算在附近挖一个防空洞。
但是,防空洞工程才开始没多久,就被彭老总发现了,彭老总见到后十分生气,立即叫停了这项工作。他认为前线战士在浴血拼命,而自己本来就在后方指挥,还要贪生怕死,挖防空洞。自己应该和战士们同生共死。
洪学智知道后以中央要求保卫司令部的理由,继续建设,彭老总便也理解了。
后来的事,大家在电影《长津湖》里也看到了。我军司令部的位置意外暴露,大批美军轰炸机出动轰炸司令部,幸亏我军提前建好的防空洞,才避免了司令部指战人员被美军袭击,造成无法想象损失。
这件事后,彭德怀便对洪学智服气得很,他认为是洪学智的谨慎救了自己的命。
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彭德怀认为如果志愿军里有人适合后勤这样重要的工作,这个人一定是洪学智。
洪学智被彭德怀逼得没办法只好提了两个条件:如果干不好,早点儿撤我的职,指出我的不足,并且立马换有能力的人来。还有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回国以后不要再让我再搞后勤,还是让我回归老本行,搞军事。
彭德怀原本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洪学智提的两个条件竟然只是这样简单,便笑着说:“行,答应你!”
谁都没有想到,正是这样的举措,居然逼出了日后中国军队中唯一被两次授衔上将的总后勤部长。至此,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正式建立起独立的后勤供应系统。
他在认真总结了国内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后勤保障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志愿军后勤物资发放,后勤物资运输和分配等存在的问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特色的适合志愿军的分区供应和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供应体制方案。
他还提出了确保后勤保障战斗化的指导思想,将后勤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对敌斗争的轨道,坚持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得到彭德怀司令员的高度评价。
运输线上与敌人斗智斗勇
为了减少因后勤补给不畅而给部队造成的损失,洪学智和指挥人员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根据战局的演化,不停地改善合适的物资运输战略战术。
令美军称奇的“倒三江”后勤保卫战就是洪学智将军指挥的。在西清川江桥、东大同江桥、东沸流江桥,洪学智的后勤部队与美国的空军都在不停地进行着上级颁下的炸桥修桥任务,美军白天炸,志愿军晚上争分夺秒地修,修好后立即进行运输任务。
洪学智在战争状态下发明的“分段进行运输”等适合我军的创新性运输方法,这些方法让依靠空军轰炸的美军指挥官膛目结舌。
智破美军“绞杀战”战术
美军曾动用远东空军80%的力量,从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分三个阶段实施了以摧毁朝鲜北部铁路系统和公路系统为主要目标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绞杀战”,企图用持续、猛烈的轰炸,切断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
志愿军空军在面对具有丰富空战经验的美国空军时,他们破坚摧刚,不断的在战争中摸索敌人的作战规律,同时改进自己的短板,在反“绞杀战”中完成了击落敌机123架、击伤43架,以1.46∶1的敌我损失逼迫其将活动空域缩至清川江以南的辉煌战绩,杀出一条被敌视为险境的“米格走廊”,在空中作战中,狠狠的挫败了美国空军嚣张的气焰。
洪学智将军和他的后勤部队,用他们的鲜血和毅力成功地筑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企图通过“绞杀战”破坏志愿军前线作战的计划,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对朝鲜战争胜利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力量,企图通过阻断志愿军的后勤供应来实现战局的扭转,然而志愿军仍以令人无法想象的顽强毅力,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支援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美国人回复洪学智
在了解了志愿军后勤的往事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洪学智将军说自己是美国军事学校毕业的了。
那么对于洪学智上将这样令人意外的回答,美军司令莱昂斯又是如何巧妙地来回复这个问题呢?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马上笑着说了句:“那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办公吧”。
虽然在场的所有人都心里都明白,美方是想通过用这种幽默的话语来化解当时的尴尬,实际上他们是真心佩服这支令美军称奇的志愿军后勤部队的。
在听到美方把难题又抛给自己后,洪学智将军慧心妙舌回答到:“你们的空军大学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呐!”并且这是建交后中美双方,进行的一次友好军事访问,洪老将军这样回答也很是得体。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