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宋时轮兵团冬装准备不足,之所以仓促入朝,和此人泄密有重大关联

发布日期:2023-07-09    点击次数:125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九兵团提前入朝,在取得东线重大胜利、把美军逼退到三八线以南的同时,自身的伤亡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冻伤28000余人、冻死4000余人,这与入朝前的后勤准备不充分有很大关联。军委之所以让第九兵团在没有完成冬装准备的情况下就进入严寒中的战场,除了战争形势迅速变化的客观因素外,国内还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使得九兵团不得不提前出发。

这个偶然事件就是张东荪泄密事件。张东荪是解放前我国的著名学者、民主人士,曾在民盟担任要职,同时也是建国初期的中央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有条件得知一些军政机密。他的泄密也并非故意,而是遭到特务王志奇利用,将九兵团集结准备入朝的消息意外泄露了出去。张东荪曾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都有非常出彩的表现,为什么建国之后却一下子变得如此糊涂呢?用四个字来总结就是“亲美惧美”。

抗战时期,曾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张东荪不为日方所用,反而在国内活动积极,是抗日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日方对他非常不满,将其抓进监狱,一度接近被处决,后经营救才离开监狱,所以他在知识界、文化界的声望是非常高的,被当作英雄看待。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同情战争初期实力处于劣势的我军,反对老蒋打内战,并且为促进和平积极活动。到了解放战争后期的平津战役,他更是主动牵线,和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接触,劝其接受和平起义,最终保住了古都北平。所以无论从客观贡献还是我党我军对于张东荪的印象、评价而言,他早期都是有功之人。

知识分子的思想性往往非常强。张东荪饱读诗书,在抗美援朝之前却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中国的军事实力无论如何不可能和强大的美军抗衡,抗美援朝如果打起来,一定会出现失败的结局,新中国也将遭到重创。他本质上是担忧国家前途的,于是主动和具有美国背景的人士接触,频频向美方示好,希望“曲线救国”,期间透漏了不少我国政府文件内容。张东荪甚至一厢情愿地提出:如果中国战败,希望美方不要把老蒋请回来。张东荪无意间把我国部队的调动情况、尤其是驻扎山东的第九兵团的备战情况透露给了特务人员。

不过公安部门很快掌握了这一事实,将相关人员控制起来,包括张东荪和王志奇。但是关键的出兵消息,很有可能已经被传达到了美国方面。政府高层内,有人提出张东荪这是严重的叛国行为,应当审判并处决。但当彭真同志把情况向主席汇报后,主席做出了冷静的评判:张过去是有功的,这件事情就当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吧,但以后他不能和我们一起开会了。所以张东荪没有因为泄密事件而遭受严肃处理,他只是被民盟除籍,从此销声匿迹了。

一个人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特点,思想上就容易有复杂性,反而有可能陷入错误的怪圈。张东荪在生涯前后期的反差表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令人遗憾。张东荪有时遇事想不通:他本可以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之前,却因为一些思想原因和理论门类分歧而婉拒入党。在抗美援朝时,又做了糊涂事。好在泄密事件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为了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我军做了最坏打算,改变计划提前行动,大大加快了第九兵团入朝的进度。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炮火最猛烈一战!东北野战军投入1300多门火炮,打出炮弹近9万发
下一篇:美军老兵回忆上甘岭战役:全排伤亡殆尽,我靠装死才侥幸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