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为何败的这么快?过时的骑兵,被盟友出卖的挡箭牌
公元1939年1月,德国发动了150万人对波兰突然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战了,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一下子震惊了当时的欧洲列强。
英法等国则是对德国发出了强烈的谴责,同时为了让波兰更大程度上牵制德军的兵力,英法向波兰做出了“郑重”的承诺,英法将从后面攻击德国来遏制德国的进攻速度。可事实上却是直到波兰战役结束,英法两国都还没出兵,而波兰则要独自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
事实上,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波兰的表现比之后的法国强一些,从希特勒闪击波兰到波兰战役结束,整个战役用了十八天,可是这无法改变波兰的命运。
当你打开世界地图,你就会发现波兰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他位于欧洲东部,东边和苏联接壤,西临德国,北接波罗的海,南和斯洛伐克有联系。
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波兰的战略价值太大了,吞下波兰就可以解除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成为之后进攻苏联的跳板,而且波兰号称欧洲第五军事强国,拥有大量的军事资源,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希特勒规划的战略之中这里是他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所以在当初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吞并波兰。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波兰遭到了英法美等国的重点关注,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欧美列强需要波兰来牵制德国和东边的苏联,这也造就了波兰和苏联德国的关系都不好,为之后苏联德国瓜分波兰埋下了祸根。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英法等国的重点关注,当时波兰的军事力量并不弱,在欧洲他是牵制德国和苏联的重要盟友,英法等国还经常输送军事物资给他们。
在英法等国的预想之中,波兰起码可以趁机牵制德国一段时间,然后他们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可事实上却是波兰战役总共就持续了18天,英法等国与其说是不想帮助波兰,倒不如说是来不及集结部队帮助波兰,最终坐视波兰被德国吞灭。
那么当年的波兰和德国的差距有多大呢?从波兰战役的进城就可以看到,波兰虽然号称欧洲第五军事强国,可背后却是“捧杀”:
传统骑兵对抗机械化坦克,波兰的战术太落后
由于一战的惨败,让德国从此在欧洲几乎名誉扫地,战争的赔款压得德国喘不过气来,而更主要的是大量的领土被欧洲列强瓜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国在一战之后是痛定思痛,如何以德国有限的力量将利益争取到最大化是德国考虑的重点。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各种军事理论百花绽放的时候,而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在此时则敏锐地发现了未来战争坦克的重要性,他认为像一战时期那种阵地战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未来战争坦克才是主场,速度和进攻才能更快的打击敌人,才能发挥德国的长处,解决德国物资匮乏等短板。
而古德里安的战术思想则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包括后来的曼施坦因以及发掘他们的伦施泰德,更主要的是获得了希特勒的支持。
在欧洲各国都还沉浸在一战思维的时候,德国的主力部队都已经开始大力装备坦克了,德国改变以往坦克只能作为辅助装备的窘境,而是让坦克取代步兵的位置,然后采用步坦协同的战术最大限度发挥坦克的高速移动能力。
而波兰战役则是德国闪电战术的初次运用,甚至连英法等国都还没有缓过神的时候,德国以已经灭亡了波兰。
当时德国对于波兰并未小瞧,闪击波兰的时候几乎动员了当时德国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德国出动了160万人,其中坦克数量有将近2800辆,还有2000架战斗机以及6000门火炮。
与德国相比,波兰方面在战术方面则显得过于单调了,虽然面对侵略者的进攻,波兰士兵表现得很英勇,可是这巨大的差距摆在那,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呢?
当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闪击波兰的时候,波兰方面迅速做出了回应,然而波兰的高层军官认为只要军队不怕死即使对方武器装备再先进照样可以打赢,甚至有的军官认为传统的骑兵完全可以对抗德国的机械化步兵。
正是这种思想害了波兰也让波兰败得如此之快:当德国的机械化兵团快速挺进的时候,在辽阔的波兰平原上,年轻的波兰士兵则是和他们家人告别,跨上了白马背上了步枪,配备了骑兵刀向德国坦克发起了冲锋。
这一幕就如同《亮剑》之中骑兵连长孙德胜那一幕“骑兵连,进攻”,然而在巨大的差距面前,终究无法以卵击石,骑兵连需要对抗日本鬼子一个骑兵联队,而波兰骑兵处境则更加危险:160万全副武装的德国机械化部队,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在敌人机械化炮火的疯狂攻击之下和坦克履带的碾压之下,波兰骑兵纷纷倒地,数以万计的波兰士兵被坦克无情碾压,而德国的伤亡则是可以忽略不计。
被英法抛弃的波兰面临着捷克斯洛伐克同样的命运
在波兰骑兵以血肉之躯对抗德国机械化坦克的同时,此时华沙上空,波兰空军的处境也很危险,因为他们要面对着数以千计的敌人。
在闪击战的理论之中,除了坦克的重要性之外,空军也是闪击战理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为在当时只有掌握了制空权才能保证机械化兵团的快速推进,这地空火力网的配合之下才能够达到速战速决。
在波兰骑兵和德国鏖战于华沙城外围的时候,波兰空军也为了保卫国家和德国空军做殊死较量。
在1939年9月,德国闪电进攻苏联,当时波兰很清楚凭借自己的实力是无法对抗德国的,他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当时的英法列强,波兰作为他们在欧洲的重要盟友,波兰以为英法等国不会对他坐视不管。
然而波兰做梦也没有想到,德国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当时波兰的设想是德国会从但泽地区进攻,只要守住但泽地区那么就能坚持到英法援军的到来,而德国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波兰就可以趁机反攻。
没想到,波兰失算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一部合围在但泽地区的波军,另一部分则迅速向华沙推进,9月14日,德军包围了华沙,在华沙上空,波兰空军和波兰骑兵一样为了保卫国家与德国人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波兰152歼击分队分成两组战斗,一组由马里安·伊米耳困立中尉指挥, 另一组由阿纳托尔·皮奥特罗夫斯基中尉指挥,在远离首都的亚布洛纳他们同德国空军激烈战斗,·皮奥特罗夫斯基中尉在几个漂亮的扫射之后击伤了德国一架Hel11,可是他的飞机也被敌人击中,不得不退出战斗。
而在华沙几公里之外,波兰123分队在16点33分收到了迎击德国空军的命令,在进入巡逻区域之后就发现了大批量的德国战机,波兰123分队则迅速和德国战机进入战斗。
面对波兰的殊死抵抗,彼时的法国和英国表现则十分耐人寻味,在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后,英法本应该迅速支援波兰,可是在9月3号他们才向德国发布开战宣言。
波兰骑兵和空军在华沙浴血奋战的抵抗德国军队之时,英法联军只需要从西线出击就能够有效遏制德国的疯狂进攻,但是英法两国觉得帮助波兰对抗德国着实有点不划算,因此便龟缩在马奇诺防线之中不出来,坐视着波兰的灭亡,或许他们只想让波兰消耗一点德国的军力,可谁想波兰这么不禁打。
战术的落后以及英法列强的坐视不管让波兰孤军奋战,然而一个更坏的消息却从东面传过来,苏联出动了60万大军进攻波兰,在德国和苏联两大强国的夹击之下,波兰绝望了。
9月28日,华沙沦陷,至此波兰战役结束,波兰宣布灭亡。不过波兰虽然灭亡了,但是他们的确是一个顽强的民族,德国在波兰统治很不稳定,波兰一直没有放下武器,从1939年9月至1945年4月,波兰人从3500万锐减至600万。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