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零和战争应变成共赢的竞赛
文|吴军捷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
5月9日,是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的日子,普京发表了强硬而有分寸的讲话。
我们看到,俄罗斯举国上下,涌动着1812年赶走拿破仑和二次世界大战赶走希特勒军队同样的爱国主义豪情。这个国家人民对军队的崇敬和不惧怕战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90年代我访问过莫斯科,那时,苏联已经瓦解。导游小姐说,我们去参观伟大卫国战争纪念馆。“是苏联卫国战争吗?”我故意问,“对,是我们的战争。”纪念馆里,声、光、电把战争的伟大和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年轻的姑娘,带着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声泪俱下地介绍著战争的历史,孩子们也满脸泪水地听著她的讲解。我被这个场景震撼了,这是一个不可能被战争征服的民族。
同样在今天,香港湾仔一个新的地铁站开幕,展览了一颗在工地上挖出来的炸弹。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机轰炸日军设施扔下来没有爆炸的炸弹,经过处理,摆在这里。我看到这颗炸弹,脑海里浮现的是美军飞行员被击落后,在这里被日军羞辱,然后砍头的情景;是父辈游击队员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惊险过程。但今天,我看到的是香港青年围著炸弹嬉笑的照片,我无语了。
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来避免核灭亡,是否能够在“大国博弈”中保住我们栖身的一片小小地方的安宁,是我们一个小小百姓应该考虑的吗?
我隐隐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国的利益,又有小民的安危;既有价值的冲突,又有融合的可能。把“零和”的战争变成“共赢”的竞赛,不是更好吗?
愿天佑生民!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