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军民共发展 鱼水情更浓——甘肃庆阳市双拥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23-07-11    点击次数:130

军民共发展 鱼水情更浓——甘肃庆阳市双拥工作综述

庆阳,一片红色的热土。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赓续传承。

如今,“军爱民、民拥军”的旋律响彻庆阳,庆阳也在不断书写双拥工作的崭新篇章。2012年、2016年,庆阳市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19年,庆阳市及环县、华池县、镇原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

一项项荣誉背后,凝聚着庆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全市军民共同的奋斗和追求。

近年来,军地双方牢固树立“双拥强军”“双拥强市”理念,以推动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为目标,以创建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为载体,按照“强基础、攻难点、创特色、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充分汇聚军地优势资源,调动军地优势力量,加快推进庆阳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双拥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庆阳市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庆阳市双拥工作要点》,明确当年“双十”工程援建、“双清单、三助力”、双拥文化建设、军地共建、社会化拥军等工作内容。落实军地联合办公,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三级联动、部门协调配合、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双拥运行体系。

庆阳市把双拥宣传同普法教育、爱国教育、军营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双拥工作的社会影响,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良好氛围。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建立国防教育阵地25个,各县(区)还开展“模范(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支持双拥工作的积极性。

围绕“让部队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目标,市上及县(区)公安、人社、农业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协同发力,多层级、多主体协调解决军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困难。积极推行“直通车安置”,落实“阳光安置”,规范安置流程,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557人,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兵役优待补助金和大学生应征入伍、进藏兵(高原兵)一次性奖励金1.59亿元。

驻庆部队先后投资1281万元,为地方修建灌溉用水工程1处,完成村级道路硬化25.2公里,新修进户公路10.8公里。帮办援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项目实事90件,捐送产业扶贫物资、贫困户生活必需品等1625件,支持贫困村改善基础条件和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大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及共建文明社区(街道)、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平安知识宣传,广泛开展联防联治活动,截至目前,完成城市武装巡逻、武装押解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各类临时勤务662次,参与灭火和社会救援421次,出动6236人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如今,在庆阳,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作者:南力)

发布于:甘肃省

上一篇:升迁之路:戈尔巴乔夫为何能得到安德罗波夫的赏识提拔?
下一篇:战争与人性:《黑鹰坠落》以索马里内战为背景,引发观众对战争中人性问题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