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杜鲁门为何在仁川登陆前,两次动议撤销麦克阿瑟职务?太“刺头”

发布日期:2023-07-12    点击次数:114

如果说二战期间美军将领中谁的功劳最大,想必会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但如果说在这些美国将领中谁最牛皮哄哄,大家一定会说是麦克阿瑟。没错,作为参加过一战、二战,荣获各种荣誉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他也有资格牛皮哄哄。

但麦克阿瑟不懂得收敛,摆老资格、目中无人的毛病,让一些人很反感,尤其是杜鲁门,十分看不惯他经常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四,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狂妄之举。那他为何这么做呢?性格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对国内“一伙人”的不满。

麦克阿瑟认为,自己的优秀一定会引起他人的嫉妒。

从小追随父亲的脚步,立志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麦克阿瑟,在家人的“帮助下”,成为一战时的“彩虹师”师长,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和美国陆军参谋长。可以说,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他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招致一些人的嫉妒是正常的。

但不懂得收敛,飞扬跋扈的处理事情得罪了很多人,也让他吃了不少的亏。例如,潘兴撤销其军校校长职务(任期未到),将其“发配”到菲律宾等等。然而,从小被“惯坏”麦克阿瑟从不自我反省,反而更加看不惯政府一些人的做法。

一是,作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麦克阿瑟觉得有威望、有能力管理美国,他竞选过两次总统,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不仅让他颜面扫地,自尊心备受打击,而且坚持认为失败的背后,一定是国内的“一伙人”使坏,让他成为人们议论的笑话。

二是,作为“两朝功臣”的麦克阿瑟,根本看不上以副总统身份接任总统的杜鲁门,总以老资格的身份在远东问题上指手画脚,甚至影响国策,尽管他充当反共的“急先锋”,叫嚣战争,但杜鲁门的谨慎、不作为,让其更加认为是针对他。

在他看来,作为驻日盟军总司令,以及对日本进行5年的成功改造,无论是军事还是政策上的意见,都应得到尊重和采纳,但华盛顿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坚决反对。这让高高在上的麦克阿瑟,认为有人故意刁难他,经常借机指责、诋毁政府。

常年被“一伙人”压制,让向来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总想以更大的成就,反击曾经反对他的人,这也是他一直叫嚣战争的原因。因为只有战场,是他真正的“舞台”,其决策和意见才显得更有分量。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由衷地高兴。

因为战场属于麦克阿瑟,谁也左右不了他。

1950年,随着朝鲜半岛局势恶化,美国在联合国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提议组建联合国军,“向韩国提供必要援助来击退武装进攻,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美军远东司令,并“即刻将地面部队投入朝鲜”。

重返战场的麦克阿瑟意气风发。在他看来,作为把控战争走向的最高指挥官,他有能力左右美国的政策,甚至以公开违背华盛顿的命令作为乐趣。他要让那些在背后“使绊”、嫉妒他的“一伙人”知道,谁才是战场上真正的“主宰者”。

首先,按美国策略,“为支援韩国,美军对侵入三八线以南的北朝鲜军队进行打击”。也就是说,美军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在三八线以南。但麦克阿瑟却公开地表示将“立即除掉北朝鲜机场”,明显是越过总统的权限,自作主张的将战争扩大。

其次,在未经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他擅自向记者明确表示:“我会向总统建议给我两个师,就能守住朝鲜,但不知道总统是否会采纳这个建议”。麦克阿瑟再一次将自己凌驾于总统之上,而且还带有挑衅的口吻,狂妄至极。

更有甚者,美韩军队在朝鲜接连失利,已退守方圆一万平方公里的“釜山防御圈”。为了投入更多的部队,在未通报杜鲁门和艾奇逊的情况下,麦克阿瑟率领由16人组成的盟军代表团前往台湾,商讨出兵事宜,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原来,在杜鲁门的战略中,为了不激怒中国,始终坚持“台湾中立化”。这下子,台湾利用麦克阿瑟大做文章,将美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麦克阿瑟的声明强调:按总统指示商讨军事问题,与政治无关。他的这份声明,无异于火上浇油。

杜鲁门得知后暴跳如雷,本身对这位趾高气扬、自命不凡的五星上将就十分反感,现在接连二三的左右美国决策,向政府挑战,他完全有理由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但冷静过后,考虑到其威信太高又是用人之际,最后派人警告一番了事。

但麦克阿瑟没有任何收敛,仁川登陆是他的必然之举。

1950年8月,已是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刺头”的表现更加过分,甚至公开批评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表现的“胆小怕事和优柔寡断”。杜鲁门十分的震惊和愤怒,他召开紧急会议,阐明麦克阿瑟的言论并不是官方的政策。

怒火中的杜鲁门,再一次考虑解除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当然,他也知道“临阵换将”弊大于利,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走这一步,只是命令他收回言论,因为“与美国的政策和在联合国的立场是相对立的”。

谁知,不以为然的麦克阿瑟回复道:“是极慎重地拟写的,找不到任何不支持总统政策的词句”。这件事,让杜鲁门彻底对麦克阿瑟失去了信任,也是他最终被撤职的根本原因。此时的麦克阿瑟,又固执己见地准备进行一场大冒险的行动。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仁川登陆”。其实,按照麦克阿瑟在二战中的作战特点,以连续不断的“蛙跳战术”,进攻对手“薄弱”环节。就更容易理解,仁川登陆战役是麦克阿瑟的必然之举。中方军事顾问团曾经警告过北朝鲜,但未引起重视。

对于麦克阿瑟冒险式的作战,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对仁川能否登陆成功表示怀疑。在讨论会上,善于演讲的麦克阿瑟,批评布莱德雷等人胆怯,“充满了失败主义”,并狂妄地表示“要么听我的,要么就拉到”。

他认为战争就是一场赌博。三分可能,加上七分冒险,是他创造奇迹的公式。麦克阿瑟再次成功的“指挥”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并赌赢了这场赌博。受人瞩目的“仁川登陆”获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改变了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不利局面。

这场胜利对于麦克阿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在军事上再次创造了奇迹,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而且是对杜鲁门、美军内部反对者的最好反击。双重的胜利,让他自尊心和自豪感得到空前膨胀,更加的飘飘然,目中无人了。他要继续北上。

不管怎么说,仁川登陆的胜利,在某些方面确实左右了美国的政策,从防止被“赶下海”到决定扩大战争,统一整个半岛,前后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场胜利,不仅让麦克阿瑟更加嚣张,而且也使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冲昏了头脑,陷入战争的泥潭。

看来,麦克阿瑟调动高层的本事不小。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女护士收养弃婴,却暗害103名婴儿,落网后冷笑:她们都该感谢我
下一篇:德军刚绕过马奇诺法国就投了,而我们丢了一半依然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