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7名“大老虎”被查,一人曾任职中煤旗下山西公司,中纪委曾指出“退休不是贪腐保险箱”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即A股上市公司新集能源(601918)原董事长杨伯达名列其中。 而杨伯达今年3月22日刚因个人原因辞职。
图片来源:颍上县人民政府网站
2个多月前因“个人原因”辞职
年薪超140万
今年3月22日,新集能源公告, 杨伯达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杨伯达,男,1970年9月出生,汉族,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曾任徐矿集团三河尖煤矿副总工程师,夹河煤矿生产副矿长、矿长,徐矿集团生产部部长 , 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董事, 新集能源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新集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 。
2017年3月16日,新集能源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 同意聘任杨伯达先生为公司总经理。在就任公司总经理后,杨伯达很快就拿到了百万年薪。
随后几年杨伯达年薪节节攀升,据新集能源2020年年报, 作为董事、总经理的杨伯达薪酬达125.29万元,为公司最高,超过了总工程师王志根和时任董事长陈培。
2021年4月26日,新集能源公告称,本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陈培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年龄原因请求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公司董事一致推举董事杨伯达先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董事会选出新一任董事长时止。
2021年8月27日,新集能源发布公告表示, 董事会全票同意选举杨伯达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2021年年报显示,已经成为董事长的杨伯达薪酬为123.94万元,稳坐公司第一高薪。而据2022年年报, 杨伯达的薪酬再次上涨,至141.69万元,仍是公司最高薪。
而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数据统计,94家国资委直属一级央企“一把手”平均应付年薪约为70万元,八成以上在6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应付年薪在90万元以上的共有10位,没有人达到年薪百万。在2021年度,应付年薪最高的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达到92.81万元。其次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应付年薪92.14万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位列第三,应付年薪91.9万元。 而新集能源的母公司中煤集团董事长王树东2021年的年薪为71.18万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新集能源商品煤产量1841.90万吨,同比增幅8.60%;商品煤销量1811.03万吨,同比增幅7.16%;上网电量101.77亿千瓦时,同比增幅2.58%; 实现营业收入120.03亿元,利润总额32.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64亿元,报告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21.22%。
中纪委:7名央企管理人员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现通报如下:
1.南航集团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赖建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南航集团纪检监察组和贵州省黔东南州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 中煤集团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伯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安徽省淮南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3. 兵器工业集团装备保障部生产准备处处长杨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兵器工业集团纪检监察组和湖南省怀化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4. 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电投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电投纪检监察组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 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电投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珏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电投纪检监察组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 国机集团恒天集团潍坊欣龙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赵黎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国机集团纪委和山东省寿光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7. 东风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车辆试验部部长于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4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文章《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集中发布,重点领域重点整治》。文章称,这释放出持续深化整治国有企业领域腐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5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一则《退休不是贪腐保险箱》的文章,文章指出对腐败分子而言,退休只是时间节点,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综观各地退休干部被查处的案例,有的在职时便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企图利用退休逃避惩罚,妄想“退了退了,一退就了”,直至最后“东窗事发”;有的在位不收退休收,利用退休“打掩护”,上演“期权式腐败”;还有的“不甘寂寞逞余威”,要么退休后到原业务管辖范围内企业任职、捞好处收回报,要么充当中介、掮客,利用在职时形成的职务影响,打招呼、递条子、跑项目,甚至插手组织人事安排。违纪违法没有所谓“安全地带”。党员干部须时时自警自省自励,严防发生思想“病变”,产生“辛苦半生该好好享受一下了”“退休就自由了”等想法,从而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导致晚节不保。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新集能源公告、国资委官网、南方都市报、公开资料等
发布于: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