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马金瑜事件的另外一种视角,10万纸媒从业人员的艰辛转型(转发)

发布日期:2023-06-24    点击次数:158

纸媒从业人员的告别时刻

这差不多和新兴都市类纸媒从风起云涌到逐渐衰退的过程相契合。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但没有人预料到这一天会这么快到来。面对纸媒转型,很多身在其中的传统媒体人都会有类似感慨。

曾经还是令人艳羡的职业,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就业陷阱。

关于吴呈杰的相关报道截图

所以,与其说马金瑜是在结婚后选择离开纸媒,不如说是到了该告别的时刻。

那些新媒体的弄潮儿

媒体转型,很多人以为是媒介转型,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人的转型。人才聚散,是一个行业兴衰的主要指标。

马金瑜选择离开纸媒的那年,国内一些纸媒相继停刊,不少媒体人纷纷离开这个行业。

“天变得比想象得快,纸质媒体及传统新闻门户正在迅速地式微,我所依赖的传播平台在塌陷,而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

东方早报还有一个有名的副总编金仲伟。这一年,他把依托于上海社科院的春秋综合研究院变更注册为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作为大名鼎鼎的“观察者网”的运作实体。

这是马金瑜事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背景。

那么,这些年来国内有多少从业人员离开纸媒呢?

从上述这组数据仍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纸媒转型,包含着许多从业人员的艰难抉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消失在媒体行业的地平线。

离开纸媒后,这些曾经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都去了哪里呢?

转战新媒体是其中不少人的选择。除了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在新媒体领域干出一番名堂的还有不少。比如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原来是《外滩画报》总编,兽爷、猛哥、黎贝卡、萝贝贝、高能E蓓子……都是纸媒从业人员出身。

在不同垂类的头部自媒体中,都可以看到传统媒体人的身影。

新媒体以外,不少纸媒从业人员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成为企业公关人员。阿里、蚂蚁、腾讯、拼多多,这些大厂成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转型的理想目的地。

电商领域我不了解,但我知道的,也有不少媒体人进入这个行业。比如生鲜电商公司本来生活网,就是由原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创办的。

此外,也有媒体人进入教育培训、互联网创业等领域。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说这么多,是想表达一个观点,虽然转型艰难,但是多数传统媒体人还是在默默前行,不抱怨、不泄气、不妥协。有人依然坚持理想,将才华投入新的战场,有人告别过去,翻开新的篇章。

哪怕马金瑜的有些做法并不让人认可,但我看到,很多同行还是选择了谅解、宽容与爱护。我理解他们。

进入新媒体是传统媒体人转型的一种路径依赖,可以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才华有用武之地。都说自媒体内容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实际上,多数传统媒体人做的自媒体,在内容质量和思想水平上都会有所自我要求,不至于随心所欲、胡编乱造。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如果不是马金瑜事件,很多人未必了解纸媒从业人员的转型之痛,更不一定知道,这个群体的选择与坚守。

发布于:山东省

上一篇:Jon Peddie Research:台式机显卡销量创数十年来新低
下一篇:售电公司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