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医降糖护肾有妙方!用好三种“根”,清热、护肾,预防糖肾!

发布日期:2023-07-01    点击次数:7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安海燕主任告诉我们,大多数糖尿病人的体内都潜伏着一个“幕后推手”,会把糖友往糖尿病肾病的岔路上推。

图片

安主任特意带来三种中药,它们都是植物的根部,入药后却是糖友居家调理的必备佳品。而且物美价廉、寻常易得。

糖肾的“幕后推手”究竟是什么?怎样用好三种根,来更好地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01

糖肾的“幕后推手”有五大症状

自测你是否中招

1、为什么热邪是糖肾的“幕后推手”

安主任说,促使糖友走上糖肾岔路的“幕后推手”就是热邪!

图片

中医认为,长期吃得太肥、太甜,都会让脾胃积热,胃热则多食,会让人吃得多还容易饿。

脾胃之热向上灼伤肺阴,就会表现为口干舌燥、口渴,喝很多水也不解渴。

脾胃之热往下灼伤肾阴,导致肾的封藏能力下降,不能固摄水和精微物质,就会出现小便多、小便浑浊。

图片

热邪并不是在糖尿病后期才出现,在糖尿病刚刚发生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不及早调理,一直让热邪伤身,我们最后走上糖尿病肾病这条路的风险就会升高。

所以说,热邪是糖尿病肾病的“幕后推手”。

图片

2、自测体内是否有热邪

安主任说,大概7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受到热邪的侵扰。

你可以对照下面这组症状,做一个自测打分,得分越高,体内有热邪的可能性就越大。

口干舌燥,甚至鼻腔干燥——1分

口渴,喝很多水也不解渴——1分

食欲旺盛,容易饿——1分

心烦,身体燥热——1分

大便干燥——1分

舌红苔黄——1分

图片

安主任建议,从一发现糖尿病开始,就要把血糖、血脂、血压等各个指标都控制好,同时调理好体内热邪的问题,就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延迟它的发生。

为了帮助广大糖友减轻体内热邪、降低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安主任带来了三种根!它们是什么呢?

图片

02

芦根

生津除烦、止渴利尿

第一种根是芦根,它内部中空,外形一节一节的。善于清肺胃之热,有生津、除烦、止渴、利尿的作用。

图片

在门诊上,对于血糖控制好、不需要长期喝中药的病人,安主任就经常推荐他们在家用芦根和淡竹叶泡水喝,用作日常调理。

图片

清止茶

组成:芦根、淡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图片

用法:热邪很重的人每天喝,普通人群可以隔三差五喝一次,症状缓解后停一停。

适宜人群:肺胃热盛的糖尿病人群,如心烦、口渴、容易饿、小便黄等。

禁忌:大多数人都能耐受,但脾胃特别虚寒、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的人慎用。

03

天花粉

清五脏之热

第二个根是天花粉,它是一种叫做栝楼(瓜蒌)的植物的根。

天花粉也归肺胃经,比芦根的泻火功效更强,能清五脏郁热、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图片

清热护肾黑豆浆

组成:天花粉、黑豆。

功效:清热生津补肾。

图片

用法:天花粉煮水,用煮出来的水和黑豆一起打成豆浆。

禁忌:严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人;孕妇;正在服用的中药里含有川乌、草乌、附子等乌头类药物的人。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的人,食用豆制品需遵医嘱。

04

天冬

滋肺肾之阴

第三个根是天冬,古籍记载有长生、轻身、养肾的作用。天冬专走肺经和肾经,滋肺肾之阴,清肺生津、补肾,所以对糖尿病肾病更有针对性。

图片

天冬黄芪老鸭汤

组成:天冬、生黄芪、鸭肉。

方解:

天冬:养阴润燥,养肺生津

生黄芪:比炙黄芪性质温和,不容易生燥热,更适宜阴虚、内热人群

鸭肉:甘寒养阴

图片

功效:滋阴补虚,益气生津。

做法:鸭肉洗净、去皮、切块,焯水,和天冬、黄芪、姜片一起炖煮,出锅前加盐调味。每周吃1-2次即可。

鸭肉去皮可以减少油脂摄入,符合糖尿病人低盐低脂饮食的原则。

图片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的人,如气短、乏力、烦热、口燥咽干、手脚心热、舌红少苔等。

注意:尿酸高、痛风人群不宜喝汤。

不想得糖肾,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

管住嘴,迈开腿,保持血糖达标,在疾病的早期就积极规范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中药佳方〗疏通血管堵塞中药方
下一篇:糖尿病,不过是中焦堵了,通一通就好了,血糖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