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脐针调理思路(四)
发布日期:2023-07-03 点击次数:178
v眩晕是患者自觉的症状,不是一种病,在多种病中会有眩晕症状,
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眩:眼前发黑;
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伴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v中医辨证:
1、肝阳上亢
2、痰蒙清窍
3、气血亏虚、
4、瘀血阻络
5、肝肾阴虚v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肾精亏虚v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v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v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上充于脑
图片
v7、女,76岁,有眩晕史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疗服药无效。
2009年10月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100分钟后起针,眩晕已除。
vv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
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vv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一八旬老太太几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v震巽皆为肝胆,巽木旺火生土,震木生火,肝血济心血,效果持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