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类降压药,这种情况就别用了
李先生今年52岁,由于工作上的事情比较繁忙,最近经常感觉头晕,于是抽出空闲时间到医院去就诊,医生给测量血压,发现血压160/95mmHg,检查了头颅,CT没有任何异常,
图片
医生告诉李先生,一次血压偏高并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是,最近你要多测量血压,听了医生的话,李先生每天早晨起来测量血压,发现血压数值都在160 /90mmHg以上,于是再次找到医生,
医生建议李先生口服缬沙坦,每次80毫克,每天一次,回家以后李先生按照医生说的,坚持服用降压药,但是吃了半个月以后,李先生发现自己血压控制的并不理想。难道是自己吃的降压药剂量太小?于是就自己增加了剂量,每次吃两片,每天吃两次。
再次复诊时,李先生告诉医生自己增加了药物剂量,经过仔细询问,得知李先生严重超出了服用剂量,于是给李先生做了一些相关检查,出现血钾明显升高,肾功能也出现了轻度的损害。在接受了一周的正规治疗以后。身体的各项指标再恢复正常。自此以后,李先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再也不敢私自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沙坦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
我们人体有一个对心血管起调节作用的系统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会分泌产生血管紧张素,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沙坦类药物能够抑制这个系统,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沙坦类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阿利沙坦酯等。
服用沙坦类药物,要注意2点事项:
1、防止低血压出现
沙坦类药物,最大降压效果,一般出现在2~6周以后,因为它属于长效降压药,起效比较慢,不能吃了两天降压药,血压未达标就马上加药,否则,容易导致低血压,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使用沙坦类药物以后,要根据情况,在4~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到目标水平。
2、服用沙坦类药物,要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沙坦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钾血症,但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服用沙坦类药物,出现高血压的概率基本很小。
而且,沙坦类药物多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这是因为沙坦类降压药物,除了有降血压作用之外,还具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出现以下这种情况,就不建议使用沙坦类降压药,
出现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情况,
沙坦类药物虽然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但可能会加重肾动脉狭窄,所以,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情况下,会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加重肾脏缺血,所以,不推荐使用沙坦类药物。
总而言之,沙坦类降压药降压效果明显,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肾功能出现异常,需要医生详细评估后,决定是否可以使用沙坦类药物,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钾水平,一旦出现血压升高要立即停药。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如果血肌酐水平超过基础值的30%,要减量或者停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