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专家学者深入交流,致力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7-08    点击次数:188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全国“爱眼日”之际,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在线承办的“2023人民健康大会·国民视觉健康论坛”在京举办,主题为“共同呵护明亮‘视’界 开启光明未来”。来自国家疾控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眼科领域专家学者,眼健康企业代表等深入交流,共话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服务,共谋“十四五”时期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还发布了“构建全民眼健康良好生态倡议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杜跃军指出,市场监管总局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健全长效计量监管机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做好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宣传整治工作。三是支持和引导相关认证机构大力推广眼视光产品及验光配镜服务认证,组织系统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面向近视防控的研究,为近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加强对防治青少年近视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为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框架,也为家长、师生、学校以及各行各业提供了标准与考核体系。”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邓俊峰表示,近视防控工作是利在千秋万代的工程。我们专家委员会愿意支持各个行业关于青少年所有的工作,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为大家提供服务。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学校卫生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冀永才介绍说,通过多部门合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视防控持续向好、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近视防控工作仍存在着诸多难点和堵点,近视低龄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小学和初中阶段增长迅速,学生高度近视比例高,农村增速较快,影响近视防控的社会因素仍广泛存在,未来仍需各相关部门下更大的决心、做更扎实的工作,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共同携手,落实“四方责任”。

此外,论坛期间,多位眼健康领域专家围绕近视防控与眼疾预防等话题做主旨发言。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医学部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正当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突破近视环境风险因素预判、近视临床方案选择、近视综合防控适宜技术和针对性产品、近视群体防控和干预评价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瞿佳表示,户外活动是最简单、低成本以及健康的近视防控方式。此外,包括框架眼镜、OK镜、阿托品眼药水在内的多种干预方法可以矫正并减缓近视加深,但建议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副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在发言中分享了“近视的干预手段及治疗方案”。他提到,高度近视的防控至关重要。要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采取“节点前移、以防为主、防控结合”,预防正常儿童向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中低度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最终降低近视发生率。要紧紧围绕“查、防、控”三个关键环节,采用眼视光、眼科、中医眼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控技术和方案。

“在全生命周期,人们的眼睛会发生不同的问题,所以每个人都要终生呵护眼睛。”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专家魏文斌在题为“现代常见眼疾预防及治疗”的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眼部疾病的种类与防治措施。他指出,青少年眼病主要包括近视、斜视、先天疾病,中老年眼病主要有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阻塞、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我国眼病防控任务艰巨,近视及高度近视并发症已成为主要致盲性眼病,要重视眼与全身病尤其是糖尿病眼病的防控。

海信激光显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刘显荣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健康护眼大屏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显示参数的“惊艳”,而是应该从用户舒适健康的观看体验角度出发,满足“光源纯净、亮度合理、超大尺寸”三个标准。首先,光源要纯净。尽量避开对眼睛有害的短波蓝光和紫外线。第二,亮度要合理。眼睛最舒适的状态就像在暖阳下的树荫里,自然又柔和。第三,屏幕足够大。屏幕尺寸越大,看起来越不费眼,同时大尺寸画面会增加观看距离,也会增加观看者的眼球活动频率,从而缓解眼睛疲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



上一篇:我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实现“零”的突破
下一篇:“百场万人眼科普查惠民计划”启动,致力于将眼病防治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