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抢救鼻腔大出血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
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鼻咽癌大出血是颈动脉系统破裂导致,抢救非常困难,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非常高。颈动脉破裂大出血又称为颈动脉爆裂综合征(CBS),其导致的死亡率和颅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和60%,伴有大出血时的死亡率高达75%。
近日,在中西医协同诊治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肿瘤科三区成功完成一例鼻咽癌大出血介入手术,使患者转危为安。
团队成功完成介入手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命悬一线紧急救治鼻咽癌大出血患者
近日一天傍晚,一则紧急抢救的消息传到广中医仙葫院区肿瘤科三区,护士报告科室17床鼻咽癌患者阮某鼻部大出血。
当班医生乐滢玉接到通知连忙赶往病房查看,发现病人在卫生间里留下了一地血迹,当即明白事态已非常严重。彼时已临近下班,他急忙联系主治医师王同彪医师、管床医师黄覃凤医师、二线黄增光副主任医师实施紧急抢救。
“我赶到时,患者就站在卫生间里,不停地从鼻腔流血。即便我们采取了鼻腔局部加压止血的措施,血流改道从口腔流出,大口大口吐血,根本止不住。而且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血呛进气管,不仅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王同彪回忆现场的状况也有些心惊。
血流不停,在抢救过程中患者阮某很快没了力气,甚至因脑缺血而开始抽搐,血压一度测不出。肿瘤科三区立即予开通双静脉通道加压输液,升压药等低压复苏,紧急申请输血。
王同彪表示:“我们马上请耳鼻喉科会诊,幸莹莹医师及时赶到,使用海绵条加压,深入患者鼻腔两侧内部止血。这时阮某的血才算临时止住,血压渐渐正常。”
王同彪查看患者病例资料,该患者属于鼻咽癌放疗后,MRI提示:右侧两侧鼻咽顶后壁稍增厚,右侧壁增厚形成肿块,范围约33x21x36mm,突入鼻咽腔。结合病史及检查考虑鼻咽癌大出血,颈外动脉分支颌动脉供血可能性大,有紧急手术指征。
“海绵条加压只是临时措施,患者仍有大出血的可能。时间紧迫,耽误不得,为了抓住黄金时间,我们当即上报科主任陈莲副主任医师指导救治,并与家属沟通方案,得到同意后准备急诊行肿瘤介入栓塞术,在准备手术过程中,患者再次出现大出血。”王同彪说。
介入栓塞后出血点完全闭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在晚上六点多,手术室亮起灯。“我们找到了出血口的位置,在患者的颌动脉分支,并通过介入术将其堵住。”王同彪表示,在介入室郭太华主管技师和谢集花主管护师的共同努力下,耗时约2小时鼻咽癌大出血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
“两广”高发鼻咽癌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王同彪认为:“这一次阮某能挺过这一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院内抢救及时,发现早、处理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很重要,目前看来阮某定期复查的结果还不错。”
据介绍,很多鼻咽癌后期的病人由于肿瘤的侵犯性、手术、放疗或局部感染等因素,造成动脉壁损害,导致动脉壁无法在血压的压力下保持其完整性,最终大出血危及生命。这类状况一般称之为“鼻咽癌相关颈动脉爆裂综合征(CBS)”。王同彪表示,CBS导致的死亡率和颅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和60%,伴有大出血时的死亡率高达75%。
王同彪提醒道,加强鼻咽癌的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鼻咽癌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筛查是鼻咽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应该重视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包括:临床疑似鼻咽癌的表现、EB病毒血清学高危人群、鼻咽癌患者的一级亲属、鼻咽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化生的患者等。
“生活习惯、饮食、情志方面都会对鼻咽癌有一定的影响,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会高一些。对于鼻咽癌后期的病人特别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我们应该及早干预,不要等到出血了措手不及。”王同彪说。
王同彪强调,鼻咽癌患者的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血溢出,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急诊,排查出血风险。通过CT增强、核磁共振,看一下肿瘤和血管的位置关系,鼻咽镜了解粘膜的状况,是不是很容易出血,做一个定期的评估。
攻守同盟中西医协同治疗对抗疾病
“在鼻咽癌治疗中,西医的方案已经成熟规范,主要发挥‘进攻’的作用。而要在癌症治疗中‘打仗’,后勤也很重要。当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口咽干燥、皮肤损伤、头晕脑胀、呕吐等一系列症状时,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减轻痛苦,让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王同彪解释道,在中医里,射线为热毒容易引起鼻咽癌患血热旺行,热毒同样容易伤津耗气,方子以养阴清热凉血为主。
2023年肿瘤三区合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据悉,肿瘤科三区秉承中西医并重、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肿瘤治疗模式,运用多种中医外治疗法如中药膏剂、散剂外敷,针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该科应用中医经方及多个经验方,在中西协同诊疗的基础上加强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当一些疾病看起来不可战胜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想其他手段是不是能为我所用。只要有效果,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壮医、瑶医等,我们都可以尝试吸收经验、融会贯通,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对抗疾病。”王同彪表示。(覃心、乐滢玉、黄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