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了适应本土的癌症诊疗权威指南
转自:南京晨报
中国有了适应本土的癌症诊疗权威指南
部分癌种指南填补了我国乃至国际的空白
通讯员 周威 摄
晨报讯(通讯员胥林花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华琳月)昨天,江苏省肿瘤医院举办《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精读巡讲(江苏站)发布会。《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是中国人首次发布的适应本土的癌症诊疗权威指南。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介绍,中国每年有400万新发癌症患者,江苏省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则显示,江苏每年约有27.02万例新发癌症病例。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肝癌是江苏发病率排前5位的恶性肿瘤。
对肿瘤这类高度异质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推广是提高整体诊治水平的关键。因此,指南在肿瘤防治系统中占重要地位。但不能忽视的是:尽管中国有大量患者,广大医生有丰富经验,但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沿用、参考或翻译外国指南给中国患者治病。但国外指南会存在水土不和等多种问题。
为此,2022-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余位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完成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覆盖53个常见瘤种(瘤种篇)和60个诊疗技术(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该指南分为整体评估、支持治疗、诊断技术、治疗技术、器官保护和基础研究等6大类,内容涵盖肿瘤的诊疗技术,肿瘤治疗中的器官保护以及肿瘤患者的支持疗法。该指南横纵维度交叉,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
CACA指南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在内数百位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说:“CACA指南开创了中国人在指南标准制定领域从跟跑、并跑到最终领跑的创新之路。”“部分癌种指南的制定,填补了我国乃至国际的空白,具有原创性和开创性。”“CACA指南内容全面,兼顾基层,注重规范,中西并重,强调早筛,是一部与时俱进的指南。不仅吸取了国际的成熟经验,还纳入中国数据,特别结合我国临床专家的共识与经验,更贴合我国肿瘤诊疗现状,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医疗可及性,是一部‘中国人自己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