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焦虑、常忧郁人群易痰多气郁,教你三个方法,解忧愁、助睡眠
图片
《黄帝内经》说“忧伤肺”、“忧思伤心”,但中医将情绪分为7种, 称为“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图片
又以五脏为中心,每种情绪都与五脏健康相关,所以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
01
过度焦虑的表现
在疾病高发时期,身体相对较弱的人群就会比较焦虑和忧郁,导致人体的正气不足,使得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容易生病。
同时,忧虑过度就会影响人体气机的运动,容易导致气机郁结,造成痰多,出现咽喉不利的症状。此时,应该行气化痰。
图片
气郁痰郁都容易化火,引起热象,表现为烦、坐卧不安。痰热扰心、心肺火盛,舌象上就表现为舌尖及舌四周红,而且痰气裹结会导致舌苔特别厚,甚至看不到舌质。
过度忧虑的人,气郁生痰,痰郁化火,痰热扰心,睡觉时静不下来,就会睡不着觉,而且有头胀头热、脸红、脚凉的表现。这时候,就应该舒气化痰、安神清火。
02
清火化痰缓解焦虑
《纲目》中讲“大蒜,贴足心,能引热下行”,使心肾相交,方可安眠。还可以把大蒜替换成了更温和的吴茱萸。
吴茱萸贴敷
将吴茱萸磨成粉,用陈醋调成糊状,同样放在三伏贴里,贴在涌泉穴,敷上一整晚都没有问题。这个方法,对所有的失眠均有效果
图片
此外,白天还可以多喝这款解忧养生茶,对缓解焦虑、心烦、失眠、嗓子不利有好处。
解忧养生茶
组成:陈皮4g、炒栀子3g、白菊花3g。
用法:将所有材料清洗后,煮水制成代茶饮。
功效:陈皮行气化痰和胃;栀子清心火;白菊花平肝明目。
03
穴位按摩通气化痰
气机不畅也非常适合按摩穴位,每天给自己按按就能起到一个通气化痰的效果。
穴位详解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间,是任脉上的穴位。轻轻按揉,有开胸中气机、化痰的作用。
图片
期门穴位于锁骨中线与第六肋间交接的地方,是肝经的募穴。双手拇指放在期门穴上轻轻震颤三五分钟,改善气血流通,使胸中气机通畅,对心烦急躁、坐卧不安、胸闷憋气、轻度憋喘有好处。
(本平台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果需要药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