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治疗痤疮的妙方,临床上特别常用
前几天后台有个忠实粉丝进行网诊,想解决孩子脸上的痤疮问题,今天来反馈服用中药后效果很好,想再巩固巩固。
鉴于此,今天就来分享一个治疗痤疮特别常用的妙方,希望对此类朋友有所帮助。
图片
痤疮,很常见,多发于青春期,年龄没有什么界限,各个年龄段基本都有,只是青少年多见罢了。
这个毛病,因为涉及“面子”问题,所以,都想方设法去治好。
其实,选择纯中药治疗,效果挺好的。
今天分享的方子名叫葛根芩连汤,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先看看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
从原文可以知晓,它可以治疗表证,痤疮这个皮肤病自然属于表证范畴。
此次,来看看里面的药物组成。
先来看下葛根这个药。
葛根,在《伤寒论》中用的也不少,那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里面的条文来分析一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
从条文可以知道葛根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在颈部,加之葛根为阳明主药,阳明主头面,稍微延伸一下,它自然也可以作用于头面部。
而里面的黄芩黄连,它俩为苦寒之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反推就可以知道,这种类型的痤疮是偏于湿热性的。
湿热性痤疮常表现为脸红,面部皮肤油腻,痤疮色鲜红,口黏,大便粘腻不爽,小便黄赤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单独用这个方子有时候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时,就需要加减几味药:
(1)痤疮有瘙痒,可以加入荆芥、防风,止痒。
(2)脓点比较严重的,可以加入薏苡仁、败酱草,排脓。
(2)痤疮能挤出豆渣样物,可以加入薏苡仁、连翘,破积。
至于使用剂量,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葛根半斤 ,炙甘草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按照1两=15g来算,即葛根120g 炙甘草30g 黄芩45g 黄连45g
这个药量有点太大,临床上也不实用,只要按照药物的相对比例去使用,效果一般都不会差。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8:3:3:2
按1两=5g计算比较常用。
小小归纳一下,用此方治疗痤疮的要点:
痤疮+口唇四周+湿热证=葛根芩连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