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疫情最新形势如何?怎样科学应对“二阳”风险?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组织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疫情低水平波浪式流行 患者绝大部分为...
-
“二阳”患者有所增加,如何看待当前形势?怎样科学应对
-
皮肤是“面子”更关乎“里子”,免疫衰老带来的皮肤疾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促进健康老龄化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健康...
-
脑肠轴证据拼图完善,能否延缓或逆转认知障碍疾病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阿尔茨海默病(以下简称“AD”)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全球AD患者至少有5000万,每年新增约1000万的AD病例。我国现有AD患者数超过千万,占据世界总患者数的五分之一。 面对越...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不足50%,实现从血糖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 洪小澜 上海报道 我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拥有超过1.4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并发症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和国家都带来了一定医疗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相关医疗支出排名全球第二,中国未来...
-
5年死亡率高达50%,心衰长效管理需求痛点怎么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死亡率高于部分恶性肿瘤,具有巨大社会负担和疾病负担。心衰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健康大敌,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即将成为拥有全...
-
数字健康丨复星健康加码布局“数实医疗” 重构全新医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实习生朱益孝北京报道 伴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在医疗运用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发展空间得到不断拓展。有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7700多家公立医...
-
罗氏重金入局,类器官有何“魔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 跨国药企罗氏入局类器官领域。 近日,罗氏宣布成立人类生物学研究所(IHB),专注于推进类器官等人类模型系统领域的研究,加速药物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IHB不仅要建设成250人的队伍,还请来了类器官的鼻祖...
-
医疗器械采购控费全国铺开,如何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保持稳中求进,逆势前行,产业规模和热度持续高增长。据相关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约达1.3万亿元,增速12%左右。2022年1月-11月,我国医疗器械出...
-
人口老龄化加速、市场需求扩大,慢病管理将成医械企业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 唐菁阳 上海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节奏加快,慢性病患者也在逐年递增。有研究显示,保守估计我国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8亿,因慢性病而死亡的居民也不在少数。《中国居民营养与慢...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药企迎创新转型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对中国本土创新医药企业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时代。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物制药市场,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带来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
21健讯Daily|莫德纳mRNA疫苗挑战“癌症之王
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 一、政策动向 ●14部门联合发文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据5月1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
-
累及多系统、致畸率和致残率高,如何解救 “隐身”的N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洪小澜 上海报道从刚出生不久即可观察到咖啡牛奶斑(CALMs),到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椎旁等部位出现体积日益增大的瘤体,甚至有影响认知和肿瘤恶化的风险……这类疾病是一大类罕见的累及神经、皮肤等多个系统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