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新疆, 怎么领略它的美丽, 内地人必去之处
早上七点钟从乌鲁木齐市中心启程前往五彩滩景区,距离布尔津县24公里。尽管到那儿需要9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但我们并不着急,在太阳下山前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达五彩滩。来到了期待已久的美地,这里虽然不大,但是风景很好,在温暖的太阳照耀下,大约平方三公里长得美丽景色被额尔齐斯河“割开”了。
河的对岸,是一片郁葱的森林和草原。而在它的北边,却是一片五颜六色的光景,这些景致由红色、淡黄、浅绿色的砂岩、泥岩和沙砾构成,色彩缤纷,各不相同,显然是经过了无数年的风吹雨打,侵蚀日晒而成。
五彩滩地形独特,常年干旱,多风,在风景区内有一个大规模的风能发电站。一直到夕阳西下,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在布尔津县落脚,一天7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需要好好睡上一觉。第二日,我们由布尔津县的县城开始,穿过峡谷,中午时分就抵达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入口处。
景点内游客络绎不绝,区间车来来往往,我们从转接点到达喀纳斯湖畔的一道湾游轮码头,可以近距离欣赏喀纳斯湖的美景。画舫缓慢地在阿尔泰山脉深处的一座高山大湖上划过,这是国内仅有的一条北冰洋支流,喀纳斯湖被太阳照得忽明忽暗。
当游艇进入湖的顶深处时,整个湖泊都变成了一片蔚蓝色。据向导介绍,喀纳斯湖的水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色彩和千变万化,除气候因素外,湖泊周围的石灰质,引起水中的碳酸钙含量升高,也有可能是造成水质改变的因素之一。
放眼望去,数以百万计的雪岭云杉环抱着这片湖泊,尽管偶尔有清风拂过,但总体来说,这片湖泊还算安静,没有一丝涟漪。当我往下望时,发现里面的水很深,足足有190多米深,而且里面都是可怕的怪物,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所谓的“怪物”,实际上就是哲罗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红鱼",是喀纳斯湖四种已知鱼类中体积特大,也是非常凶的一种,成年时身长能达到二到五米,听闻它们经常会在太阳下山前后才会出没。
大约四十多分钟后,游艇到了岸边。吃过午饭,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图瓦人家里做客,客人们都很有礼貌地脱掉鞋子进入,从那里,我们得知,图瓦人主要生活在他们的国度,在蒙古国,还有国内,生活在那里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大多以游牧和打猎为生,非常的骁勇,擅长骑马和滑雪。
参观活动中,主要是民俗知识的介绍和感受,民俗音乐和舞蹈表演,在木质的小屋中,人们尽情地歌唱和跳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奶酒香味。然后,我们坐上了中巴车,沿着一千零六十八阶的阶梯,慢慢地走到了哈拉开特之巅,那是一座坐落在2030米高的山峰上的鱼台。所谓“不到鱼台,难窥喀纳斯之妙”,放眼望去,喀纳斯湖宛如一颗细细的“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