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不为人知之地——措普沟与格聂
不为人知-措普沟
第一次听说措普沟,还是在四年前,那个时候,措普沟还不是现在的名声
封闭的交通和网络上关于这个地方的寥寥几句话,让这个地方对外界一无所知。
在我看来,这个地方和年宝玉泽和莫斯卡的组合很相似。高山上有一座永恒的冰山,冰山前有一片巨大的湖水,湖水边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土拨鼠、绵羊、藏马。这里,就是一方和谐的天地。
措普沟国家森林公园
上午10时从措卡湖开始,顺着雅砻江向下游走,到了君坝乡之后,就会有一个没有信号的路段,所幸路况还算不错。当天下午,他们就抵达了世界高楼里的理塘
因为在措普沟里吃住都很少,所以我们在镇子里买了点吃的,然后就继续赶路了。
十月,阳光明媚的川西,穿过海子山脉,远方的双子湖像两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海子山脉的半山腰上。
从措拉乡到措普沟的318国道,向右拐去,据说是为了发展旅游景点,所以在那里设置了很多关卡,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但现在,没有人“阻挠”他们,一切都很顺利。
在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里,前面的一片平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排石峰,远远望去,很是壮观。就像一个国家的守卫,站在他的面前。
黄昏的阳光下,树木与经幡的阴影被拉扯出长长的阴影,倒映在湛蓝的湖泊上,就像是一幅泼墨的油画。
近在咫尺的措普四湖
每一个湖,都是相连的,但颜色,却是截然不同的。
十月底,措普沟的游人并不是很多,这让我很意外。晚上,我们就睡在了措普寺的接待处,这里的环境很好,床单床单都很齐全,只可惜没有电力供应。
第二天清晨,扎金甲博山上乌云密布,他和寺院里的和尚们约好了一大早就出发,沿着峡谷前往大、小两湖,可大雪纷飞,再也不能攀登悬崖,让他再次错过了大、小两湖,颇为可惜。
大妈们一大早就出去拍照了,因为我不能爬山,所以只能拿着照相机,在措普沟的森林里漫无目的的走着,森林里到处都是施工人员,一块块的牌子,昭示着这片区域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扎金甲博那边的天气一直没有变好,所以我们决定今天早点动身,回理塘,为明天去格聂区做准备。
落日——格聂神山
经过这几天的赶路,再加上这里的恶劣环境,他很庆幸自己昨天选择了返回县城,好好洗个澡。今天,所有人都显得很兴奋。僧人垭乡和理塘镇之间,有一条通乡的公路,这几年来,随着格聂镇的大力开发,这条路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土石路了。
前往格聂山区的这条路,让我想到了英国的威廉·吉尔船长,在他的著作《金沙江》中,有一篇关于格聂地区的文章,上面有一个名字,叫做LA-MA-YA,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这里应该就是僧人垭乡了。现在,我们正沿着过去的威廉吉尔之路向格涅河进发。
在铁匠山麓的入口处,有许多不知名的山间小湖,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座小湖。那模样活脱脱一匹张牙舞爪的马
再往前走,就是两个巨大的湖面,这两个湖面都叫拉合错尼。
和拉合错尼道别后,他们终于踏上了格聂山区的征程。从僧人垭乡出发,沿着水泥路一路走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与格聂山东坡相对的一个岔道口,那里有一条通往寒谷的岔道。
很久以前,格聂就被西方国家称作“南达山”,其实,在藏语中,他是“居山之士”的含义。
从新的冷谷庙到旧的冷谷庙之间有一条很长的泥泞道路,风景很好,一路拍照,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他急忙回到了新的寒谷寺庙,看了看那三件宝贝:母鹿角,逆转海螺,以及那颗心脏,然后坐上了马车,朝着今天的落脚点赶去。
靠近格聂之眼的关隘,夕阳落在了格聂的西南方,柔和的山坡像是一面镜子,将西方的阳光全部投射到了天空中。天空中,白云,雪山,在金色的光芒照耀下融为一体。
格聂的美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格聂之眼,是一片连绵不绝的草地上,生长着一颗小小的球体,从天空看去,就像是一双眼睛,所以被称为“格聂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