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辽阔的地中海, 风景宜人
在地中海的太阳照耀下,所有的城市都会呈现出一种明亮而又轻松的氛围,而特拉维夫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是在天空中,还是在大街小巷中,此城都是那么的开放,那么的热情,那么的包容,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蔚蓝,那么的幽静,还有雅法古城的画廊,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但却是真正的以色列。我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当我第一次去此国的时候,我的航班在夜晚抵达了此城,穿过了明亮的候机楼,穿过了宽阔的高速公路,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了一座非常现代的城市,我很难把它和此国联系在一起。在四月份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此城,对这里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这是我头一次在天空中看到这个城市。
“此城”这个词在希伯来语里的意思是“春之山岗”,它代表着一切都在重新开始。这个才刚刚诞生不到百年的小城,在此国,它是最具生命力、最具创意的。“维多利亚号”上升到一百六十多米的高度,俯瞰着此城。绿树成荫的都市公园,高楼鳞次栉比,一条小河弯弯曲曲,还有蔚蓝的地中海。是的,这里是此城,这里是此国,这里的一切都远超人们的想象。
他们的登机地点位于此城市区中央的一座公园里,用钢丝绳索拖拽着,可以垂直升降,这样的高度非常安全,可以说是鸟瞰此城最好的角度。我们所住的 Dan旅馆紧挨着蓝色的地中海,早晨的太阳缓缓的照耀着沙滩。。沙滩上有一家游艇会所,波光粼粼的海面倒映着各种漂亮的船只,恰逢此城每年一度的风帆盛会,随着一声响亮的鸣响,数百条船只分散在明亮的地中海上空。
因为逾越节,本星期四成为公众假日。沙滩上的各种餐馆,人山人海,巨大的海产品,让人的味蕾一下子就被满足了。同样是此国的胡姆斯酱加皮塔饼,也是最经典的一道菜。
此国的青年们也变得更加开放,海滩边的泳装比基尼随处可见,和那些在大街上偶然遇到的带着高高的帽子、身披黑色劲装的犹太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向导米雅,一个美丽的犹太姑娘,说她们一家正是这个小镇的特色:她的弟弟是个很有传统的迦南地;她跟别的地方的青年没有什么两样;而哥哥18岁的时候就告诉了他的家人他是同志。
一到晚上,沙滩上就更是熙熙攘攘,沙滩上的各种酒馆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那里尽情的喝酒、跳舞,尽情的享受,所以此城才有了“不夜城”之称。顺着海岸线往前,就是古老的亚法镇了。老城的石屋沿着地中海海岸屹立了数千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海港。从亚法古市的边缘往外看,可以看到此城那一座座摩天大楼,不管是年轻的恋人,还是宗教人士,都会心甘情愿地驻足此地。他们的画具有地中海式的无拘无束的颜色与无拘无束的想象力。那间铺着鲜花的屋子便是约拉姆的画室。
她说,现在来此国的人,已经很多了,而来她的画廊,也有很多人,在她的画廊中,了解此国的美术,高晓松都来了。伊拉娜·古尔的个人博物馆坐落在古老的雅法山的一处小山丘上,其自身也是一项珍品,墙上刻满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故事。那时,这间小酒馆还是去耶路撒冷的最早的一家犹太酒馆。在重建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史料,他们在里面挖出了一只双耳陶罐,最后他们在地下室下面挖出了一间密室,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条通往海洋的道路。
伊拉娜·古尔是此国最著名的现代派画家,她的个人美术馆里不但可以展出她自己的画作,还可以欣赏到此国青年画家们的现代派画作。就算不能理解也无所谓,因为这里是美术馆的顶楼,可以俯瞰地中海的美景。这间屋子,就像一件艺术作品,任何人都会喜欢。这种临海的日子真叫我眼馋。夕阳的余晖越发强烈,街道上一片狂欢的喧嚣,经过数千年的洗礼,这座古老的城市却仍然保持着活力。
此城不仅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而且在近十年间,此城的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这个大都市在我面前,越来越有一种此国“硅谷”的感觉。走在此城的街道上,各种小店、咖啡馆、餐厅星罗棋布,各种时尚的男女在这里尽情的玩耍,而我,则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温暖而浪漫的时刻。这就是此城,这就是此国,这就是热情,这就是现代,这就是开放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