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 世界自然画卷, 美不胜收
湖面高达七百六十公尺,深度三十公尺,湖周三十五公尺。日月潭四面环山,层层叠叠,水面波光粼粼,水面宽阔,峰峦叠翠,景色秀丽,宛若一幅画卷。当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的时候,阳光和月亮的倒映,显得更加的幽静,更加的美丽,充满了诗意。日月潭中间有一座岛屿,远远看去,就像一枚明珠,所以叫“明珠岛”(光华岛),此岛就是它的分界线,它的北边就是一轮大太阳,南边就是一轮新月,所以叫“日月潭”。关于日月潭名字的来源,众说纷纭,但目前公认的有三种说法:
(一)台湾省的自然湖不多,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就是这里,日月池中间有一座小岛,以此岛为中心,湖泊的北面呈圆形,南面呈月牙状。(二)这里原为两个独立的小湖,但因要造山造地,所以在下游建了一座大坝,使之涨高,使两湖合而为一。湖中有一座岛屿,远远望去,宛如一枚珍珠,漂浮在湖面上,以此岛为中心,湖泊的北面,好似一轮太阳,而南面,则好似一轮弯月,故而,被称为日月潭。
(三)“日月池”为群峰环绕,水波倒影,水面如一只硕大的玉碟。从远处看,湖中那座漂亮的小岛--珠仔岛,就象是一只被端在玉盘上的珍珠。珠仔岛将湖泊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它的东北部,它的外形酷似一轮大太阳,所以又称日潭;而在西南方,则是一个月牙形的湖泊,所以被称为月池,山清水秀,。在湖边的山坡上,还有很多凉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周围秀丽的天然风光中,还有几座庙宇和古刹,使观感更加清丽脱俗。
潭南边青龙山脚下的“玄奘”,而在潭北边的“文武堂”,则是最引人入胜的两个景点。在山的脚下,还修建了一座专门用来祭祀唐朝的玄奘大师的寺庙,上面挂着一块写着“民族法师”的牌匾。大殿正前方是一扇白石门,屋脊飞扬,极具民族性。第三层有一座小宝塔,是玄奘禅师头部所用的宝物。
数年以前,在青龙山山顶上,有一尊九重宝塔,塔模仿辽宋古塔样式,呈八边形,登高向下,可以俯瞰整个明湖的景色。据说,在晴朗无云的日子,登上塔楼,可以看到西子湖畔的六合宝塔,虽然与传说相近,但也是对故土的一种眷恋。
在这座寺庙的正中央,矗立着孔子的雕像,两边分别是文昌皇帝的雕像,还有关公的雕像,这座寺庙的规模很大,从湖泊的脚下,到寺庙的大门,一共有365个台阶,被人称为“登天路”,据说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爬上去。
高山族居住在这里的德化社现为山区文化村,其山胞舞蹈优美,尤其是反映春天稻谷生长情况的“杵舞”,更是引来了不少游人。日月潭之西,有一片花园,里面有十多只孔雀,每当有游客穿着华丽的衣服,都会争先恐后地张开翅膀,羽毛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现在绕着湖面走了一圈,到了西、北两座山峰的脚下,只听得远处轰隆隆的巨响,那正是出水口。这条河,是从浑水河的下游,穿过一条18公里的巨大通道,像是一条巨龙,在空中盘旋飞舞。如今又在潭畔筑起了堤防,扩大了水面,形成了一座水利的水库。如今,尽管池畔低洼处浸水,月池成了一张红叶,“日月池”这个名字已经有些过了,但它的湖水和山水,仍是一幅极富诗意的图画,是台湾美丽风光的杰出象征。
日月潭实在是太漂亮了,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层,青翠的山峰,碧蓝的湖泊,这才是真正的山清水秀,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