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保留着很多古吊脚楼, 这个近千年小镇, 却有个年轻的名字
在川渝地区,从不缺依山而建、临河而建的吊脚楼风格的巴渝古镇。近些年当地政府很注意古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此,一大批古朴而又沧桑有年代感的古镇被保留下来。今天我和大家介绍一个不是太热门,但却也近千年历史的小镇: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 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地处川、渝、黔三省交界处。距离重庆城区约90公里左右。中山古镇过去的名字叫三合场,又名龙洞场。由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而成。古镇的入口处有个大石头碑题,上面有“三合场”三个字,是清代光绪年间,由举人张东岩书写,匠师王元和雕刻。
中山古镇历史还是比较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近900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中山镇, 2002年这里被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一条明清时代的商业街贯穿了整个小镇,这条明清老街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街。而且这里的古民居,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特色的吊脚楼。
这条不算太长的古街共分八节:有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卷洞桥、等等。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这里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
古镇离重庆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交通方便。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又要体验,感受古老的巴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