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腾堡, 浪漫主义, 德式的爱情
说起“浪漫”这个词,人们总是觉得和德国人那种一本正经的作风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情,将严肃和浪漫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古老而又优美的中古小镇,罗腾城堡。这座城市的全称是“陶伯河岸上的罗腾堡”,被称为“中世纪的瑰宝”,是少数几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保存完好、保持着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
罗腾堡在古代罗马时代,这里曾经是一座贸易重镇,后来归属于巴伐利亚王国。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之战”中,他们很倒霉地被卷入了一场新老两个派之间的斗争,瑞典的新教徒们大张旗鼓地宣布,谁能给他们三公尺的美酒,谁就能原谅他们。这时,年迈的镇长站起来,喝下了三公升的美酒,挽救了自己的人民。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这并不妨碍这座城市的传说。我曾经觉得,德国人很传统,很不懂得浪漫,但是,我慢慢地意识到,德国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他们对爱情的追求非常细致,即使同样的红瓦,同样的木质墙壁,同样的石板路,同样的高低错落,但是,德国人肯定会把它们安排成一条直线。
高耸的城门,高耸的塔楼,还有每一栋房屋都镶嵌着的花朵,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格林童话》中的感觉。在这里,不是公主就是王子。罗腾堡可以说是我到过的最美的一个,无人能及。如果不是那个老人一口饮尽了三斤烈酒,只怕新教大军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攻打一座如此漂亮的城池。随着大钟的敲响,罗腾堡渐渐苏醒,对游人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许,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许,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但,这只是过去几百年的一个片段。
一座座高大的尖塔矗立在一片古老的城市之中,通往城市中心的广场,需要通过眼前的大门,才能重新回到过去。左边的市政大厅是目前还在使用的市政大厅,它是14世纪的一种文艺复兴与歌德结合的结合体。钟楼五十二公尺高,向公众开放,可登上塔尖,一览小镇全貌。入场券是2欧。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偶会从大钟塔里跳出来,弹奏一曲,讲述的就是这位老先生拯救了整个城市的事迹。
一到这儿,我就明白了原来德国就是泰迪熊的发源地,市场的旁边就是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玩具玩具店。喜欢洋娃娃的年轻女孩,来这必带一只回去。顺着市政大厅的广场前面的街道,一直往步云莱那边走。这里曾被用来做《德国》杂志《孤独星球》的封面,也是这里的标志性风景。石板路呈“Y”字型,高低起伏,两边是一些古老的木屋。步云莱位于老城的最外围,那里很小,离菜市场只有数百米的距离。
不管怎么说,罗腾堡没有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在这座古老而古老的城市中,时间仿佛静止了,有句话说得好,一天过去,外面已经过去了一千年。在白日里,城市里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人,而在这条长墙上,却是一片寂静。在古城的一侧,有一条类似的木制楼梯。
罗腾堡的围墙,是近十年才重建的,多数的经费,全是靠捐款,上面还写着捐款人的姓名和国家。走在古城的墙上,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位中世纪的公主,或者是一位贵族,这样更符合眼前的景色。我所找到的中国捐赠者,不知是否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也存在。也可以再次爬到城楼之上,眺望这座古老城市。沿着这嘎嘎作响的木质阶梯,一路向上,来到了城头之上。
远远看去,罗腾堡的天际线上,红色的屋顶,绿色的树木,蔚蓝的天空,白云,各种颜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我必须说,罗腾堡之美丽正是德国人独有的浪漫情调。中国儿童有孙悟空,哪咤,葫芦娃等神话,那么德国儿童有哪些神话角色?罗腾堡是一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城市,怎么可能没有神话中的角色?!就算没有看过《胡桃夹子》,没有了解整个剧情,但对这种四肢伸得笔直的人形傀儡,还是有所了解的。
凯瑟·沃尔法特·韦纳特斯多夫是德国著名的圣诞节用品连锁店,它是这里最大的一家分店,坐落在集市的一边,里面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饰品。一个巨大的核桃钳,就摆在柜台上。商店里也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商场里也有一个圣诞节物品展览馆,进去要买票,不过商场里是不收票的。我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女生会不爱这个世界。玩具们围成一圈,就像是在举办一次聚会一样,或许他们只是想要等到夜晚来临,游客们走完了,这就是他们的归宿。胡桃夹收藏,最后,我买了一个吊坠,希望罗腾堡的神话能永远留在我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