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为何夏尔巴人能轻松征服珠峰? 只要肯花钱, 他们真能把你抬上去?

发布日期:2023-06-18    点击次数:101

在登山界,曾长久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肯花钱,夏尔巴人就可以把你抬上珠峰的峰顶。

这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成功在珠峰登顶的人背后,都有一名夏尔巴人在默默的支持。

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夏尔巴人除了充当向导的角色外,还要负责营地建设、运送物资、路线架设、在出意外的时候,还要进行救援。

而除了这些常规任务外,在攀登珠峰的平常生活中,夏尔巴人还要铺床、做饭、烧水,甚至是给客户穿衣服,系鞋带,而这些被夏尔巴人精细服务的登山项目,俗称“保姆式登山”。

夏尔巴人与珠峰的不解之缘

夏尔巴人之所以出名,与珠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只知道1953年在夏尔巴人的带领下,人类第一次登上珠峰的峰顶。

但是鲜有人知道,早在1922年,当时的英国登山队就与夏尔巴人一起,尝试攀登珠峰峰顶,他们也登上8000多米的高度,只不过,但是出了一场意外,导致7名夏尔巴人被永远的埋在珠峰上,为此攀登珠峰停止了31年,直到1953年才首次登顶成功。

从1953年开始,攀登珠峰实质上,就是夏尔巴人用血肉之躯铺就的一条登顶之路,有记载以来,攀登珠峰过程中,共有300多人遭遇不幸,在珠峰上遇难。而这300多人中,60%以上都是夏尔巴人。

如果把攀登珠峰分为两个阶段,那么一定是从1993年开始出现分水岭,在这一年攀登珠峰也正式走向了商业化之路,而那句著名的夏尔巴人把你抬上珠峰峰顶的传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传开来。

从1953年-1993年这40年间,全球总共登顶的人数也才485人,但是随着商业化的运作,越来越多的夏尔巴人参与到登山运动中来,这30年间,总共有4800多人成功登顶,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夏尔巴人的带领下完成的。

每当登山季来临,全球一些大的登山队如同盟主一样,对外发布召集令,全球各地的登山队伍以及夏尔巴人在收到召集令后,就开始往珠峰上汇集。

珠峰上天气原因,前一年修建的路,由于坍塌、冰雪覆盖等,来年需要重新搭建。这个时候登山队员在营地中休整,而夏尔巴人则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用绳索和梯子,重新搭建一条通往珠顶的路段,登山者们顺着夏尔巴人搭建的线路,然后进行攀爬。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夏尔巴人死亡率最高的时候。

2014年4月18日,这一天登山史上至暗时刻,由于雪崩,这一天有16个人被掩埋在珠峰的大雪之中,成为攀登珠峰史上单天最大的伤亡事故。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被掩埋在风雪下的16个人,全部是夏尔巴人,他们在其他登山队员在营地休息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搭建登顶珠峰天梯。幸存的夏尔巴人冒着再次雪崩的危险,一遍遍的呼唤同伴的名字,但是回答他们的只有空旷的回声。

这一天,珠峰山下一座村落里,家家户户燃起松枝,遮天蔽日的烟雾飘摇在空中,与珠峰顶上的云雾融合在一起,连空气中都飘散着一股悲伤的气氛,夏尔巴人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祭奠着被掩埋在雪崩中的亲人,期盼着他们能够魂归故里。

而在这场事故中幸存的夏尔巴人,则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他们眼看着同伴在雪崩中被掩埋,自己却无能为力,他们痛恨珠峰如此绝情,一下子就夺走了16条同伴的性命,只有用酒精麻醉,才能找到片刻的心灵平静。

夏尔巴人与珠峰难舍难离

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如同夏尔巴人一样,对珠峰是又爱又恨。

他们深爱着珠峰,从小就生活在珠峰附近,每天的都生活在珠峰投射阳光的阴影中。

从事珠峰相关行业,成为夏尔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靠着给登山者们做向导,背运物资赚取相对高昂的费用。在一个登山季,他们往返数十次,可以赚取当地人均600美元收入的十倍,让他们有个相对体面的生活。

如果没有珠峰相关的登山产业,夏尔巴人就只能在珠峰下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虽然珠峰可以给夏尔巴人带来相对体面的生活,但是珠峰也成为夏尔巴人难以驱赶的噩梦,一次次行走在珠峰上,这哪里是路,就是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800多人曾登上过珠峰的峰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死亡人数是300多人,死亡率达到8-9%左右,这个死亡率放在任何运动中,危险系数都极高。

普通人能够攀登珠峰一次,并且平安归来,那都是值得自豪和吹嘘的事情,但是夏尔巴人在一个登山季,可能就要往返数十次,来回搬运物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在登山季来临,当夏尔巴人收到召集令出行的时候,对于他们家里人来说,也许这就是永别。他们会以一种古老的方式,对出行者送上祝福,他的家人燃烧松柏,洒上酒水,在烟雾中述诵经文,祈求得到珠峰山神的庇佑,也只有在松柏燃烧的烟雾中,他的家人才能图得一丝心安。

虽然送上家人的祝福,但是珠峰极其恶劣的环境,每个登山季总会有人死亡,而只要出现死亡,就会出现夏尔巴人的名字。

对于登山者们来说,夏尔巴人除了向导、保姆外,还是死神的守护者,他们会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的顾客阻挡风险。

在登山的时候,他们冲在最前线,排除风险。而当碰到危险后撤的时候,他们留在队伍的最后,充当人肉盾牌。

与死亡相比,夏尔巴人更多的是伤残,他们会在雇主手套丢失后,摘下自己的手套给雇主,导致双手冻伤被截肢。

2023年登山季,一个马来西亚登山者由于体力不支,奄奄一息,最终是30岁的夏尔巴向导,花费6个小时,把这名登山者从8500米背到7900米处营地,最终登山者得救,这名向导也累到虚脱了,他们在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这份职业。

神秘的夏尔巴人,为何登山能力这么强?

2014年出了那次大事故后,夏尔巴人积攒了几十年的委屈和痛苦,在这一次全部爆发出来,他们决定就是吃土豆都不登山了,没有夏尔巴人参与,珠峰登山活动进入低潮期。

直到2016年,夏尔巴人逐渐走出那段痛苦的记忆,登山行动开始走向正轨。

有关夏尔巴人的来历非常神秘,如同一个谜团,他们就好像一夜之间出现在喜马拉雅山两侧,好像天生就为了攀登珠峰而生。

他们人数不多,预估在4万人左右。与当地生活习惯有些不同。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以肉食为主,但是夏尔巴人却以种植粮食为主,主要食物是土豆和玉米。

对比史料,发现他们与西夏时期的一些生活习惯相同,所以推测,他们是在蒙古席卷全球的时候,被迫迁徙到喜马拉雅山附近居住,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

有人说夏尔巴人有三个肺,在空气稀薄的珠峰上,平常人呼吸都异常困难,但是他们却可以背负几十斤物品,在珠峰上来回穿梭。

当然夏尔巴人没有三个肺,至于他们为何登山都非常厉害,可以轻松征服珠峰,有人也专门做过研究。

这主要是因为夏尔巴人常年居住在高海拔地区,所以其血红蛋白数值高,这也是为何高海拔地区的人,都有着独特腮红的原因。

由于血红蛋白数值高,所以他们获取氧气的效率也比低海拔地区的人高,即便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他们也可以获取足够维持身体运转的氧气。

根据研究,普通人如果在高原地区接受训练,也可以达到与夏尔巴人差不多的水平。

而他们登山之所以厉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对于其他登山者来说,攀登珠峰只不过是一种爱好。

但是对于夏尔巴人来说,这却是为数不多的出路。他们生活在高海拔的珠峰附近,世代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生,由于气候恶劣,土地贫瘠,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用读书改变命运的这条路,对夏尔巴人来说,也不太现实,由于位置偏远,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更不用说用来改变命运了。

大多数夏尔巴人成年后,就要继承祖祖辈辈的传统技能,回家种植玉米和土豆。为此做向导,运送物资等,就成为夏尔巴人为数不多可以获取高额报酬的工作机会了。

因为这份工作在他们看来非常重要,所以他们私下里付出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带领雇主攀登珠峰,所以他们在雇主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用性命去为雇主抵挡危险。因为他们要为夏尔巴人留下一个好的口碑,未来他的儿子还要继承他的事业。

也许这才是夏尔巴人厉害和强大的原因,因为要他们坚守自己的职业底线。

结语:

夏尔巴人犹如活跃在珠峰上的精灵,他们为珠峰而生,也为珠峰而死。他们恪守底线,永远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每一位攀登珠峰的雇主。

同时他们也是幕后英雄,人们只记住那些登上珠峰爱好者的光鲜,却很少记得夏尔巴人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他们不仅在前面排除危险,而且在珠峰上组成了一条物资生命线。在雇主登上珠峰,享受镁光灯的时候,他们同样登顶,却只能躲在镁光灯之后,因为这份荣耀属于他的雇主,而不是他的。

有人曾经就“只要给钱,夏尔巴人就可以抬着你上珠峰”这句话询问夏尔巴人,问他们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句有些戏谑性的话语,夏尔巴人笑了笑,然后说道:“也不能这么说,登顶有时候不是钱可以解决的,如果登山技术不好,会给自己和夏尔巴人带来很大的风险。”但是最后他说道,如果技术不好,则需要更多的夏尔巴人来进行服务。

像一些年纪较大,但是年纪较大的富豪,就可以花钱多请几个夏尔巴人为他们服务,不仅难度相对降低,而且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从夏尔巴人的话语中,可以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惧怕风险,因为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不会忘记在收到征集令后,老母亲或者妻子燃烧松柏,为他们祝福的画面。只不过攀登珠峰更像是一种使命感,他们不能将这份危险留给雇主。

如果有一天,你去攀登珠峰,请一定记得,向那个走在前面为你排除危险的夏尔巴人背影,说声:“谢谢!”



上一篇:海南岛和内陆之间, 为什么不建座跨海大桥? 没钱还是没技术?
下一篇:巴厘岛命案李某被爆料: 想见程某只能出国, “环球旅行”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