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老人将儿子关在笼中45年,一直悉心照顾,无奈将其送养老院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他们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自由飞翔。但是,在河南郑州,却有一对夫妻,将亲生儿子囚禁在笼中长达40多年。居住在河南郑州的西二街的居民,经常会听到阵阵“嗷嗷”的怪叫声,但是他们貌似都已经习惯这种声音了,因为这种声音已经陪伴他们几十年了。这种怪怪的声音是从国棉一厂家属楼里发出的,在这个房子里住着一对可怜的母子。发出怪叫声的人名叫彭伟庆,他一天24小时被母亲关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彭伟庆今年已经50多岁了,而他已经被父母关在笼中40多年了。40多年前彭伟庆父母就把儿子关进一个1.7米高的铁笼里,从此再也没出来。1、出生富庶,被家人捧在手心里彭伟庆刚出生的时候是很幸运的,父亲彭精年轻时家境富庶,自身是一位归国华侨,他的家族中人大多在马来西亚发展,因此他也多在马来西亚进行事业的发展。彭精的妻子叫彭外妹,是地道的广东人,为了照顾妻子的思乡之情,1953年,彭精带着妻子与女儿回到国内河南老家继续发展。当时彭精拥有归国华侨的光环,因此一回国便在国棉一厂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妻子彭外妹也在他的帮助下进了国棉一厂,成为一名技术骨干。在那个年代,夫妻二人的工作相当体面,收入也遥遥领先,一家人过着自在的生活。1964年,彭伟庆出生了,彭伟庆之前,彭精夫妻已经拥有三个女儿了,他的出生让一家人欢欣雀跃,一家人恨不得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个新生儿身上。彭精高兴极了,为这个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彭伟庆,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健康长大。彭精夫妻二人从不吝啬为儿子花钱,都是买最好的给孩子用,一家人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如果没有那场意外,彭伟庆真的会在家人的呵护下幸福长大,但是,事情总是会有意外的发生。彭伟庆两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高烧了。但是由于彭精夫妻工作特别忙,并没有当回事,于是他们用给女儿治病的土方法给儿子退烧。他们把葱白放清水里煮,然后用纱布包住给孩子擦试身体。其实这种方法他们已经在女儿身上用过很多次了,每次效果都不错。正是这个决定,让夫妻二人悔恨一生,同时也毁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以及儿子的一生。夫妻二人就这样等着孩子退烧,可是过了好久,孩子身上仍然是滚烫的,小小的彭伟庆烧的小脸红扑扑的,嘴里不停的喊着妈妈,一直处于迷糊状态。直到第二天,看孩子仍然高烧不退,夫妻二人才匆忙两孩子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孩子终于醒过来了,不幸的是彭伟庆得的并不是普通感冒,而是脑膜炎,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智力严重受损,仅相当于1岁孩子的智力,并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听到这个结果,彭精夫妻二人彻底蒙住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无意过失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悔,他们的天都快塌陷了。彭伟庆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连走路都走不稳,走几步就会踉踉跄跄的摔掉。看到儿子变成这样,彭精夫妻二人内心充满了心疼与懊悔,他们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儿子治病。那些年里,他们跑遍了国内知名大医院,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却都得了几乎一致的答案:这个病是治不好的。从此以后,他们除了上班挣医药费和生活费外,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到照顾儿子身上。夫妻二人分工,彭精负责给儿子做饭,彭外妹负责给儿子的衣服被褥。二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儿子,那个时候孩子还小,但是长久的悉心照料也让夫妻二人感到绝望: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但是智力依旧低下,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每天的忙碌让这对年轻的夫妻感到力不从心。并且他们再无更多的精力分给三个女儿,只能让她们小小的年纪便学会自力更生。那时候才30多岁的年龄,夫妻俩都感觉特别累,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日复一日悉心照料彭伟庆,这个他们从小宠溺的小幺儿。2、双亲忍痛将孩子关到笼中彭伟庆就这样在家人的照顾下逐渐长大了。随着年龄增长,彭伟庆的状况并没有任何好转,走路一瘸一拐,甚至会突然摔倒,口吐白沫,为此他的脸上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最让夫妻二人忍受不了的是让人对他们投来的异样眼光。每次他们带儿子走出家门,都会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甚至会有不懂事的孩子当众喊儿子“傻子”,邻居们看见他们也会躲得远远的,这一切都似乎是在他们心口上撒盐。彭伟庆的力气越来越大,血气方刚的年龄让他逐渐变得狂躁起来,遇到生气的时候他甚至会伤害自己,有一天,他拿着水果刀往自己身上扎,这可把家里人吓坏了。考虑到儿子自身的安全,他们忍痛做了个决定:将傻儿子关起来,限制他的活动。于是夫妻二人找来木匠为他打造了一个木笼子,然后用一些玩具将彭伟庆骗进里面。看着儿子在木笼中大喊大闹,母亲彭外妹崩溃大哭。但是为了保护儿子和他人,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他们低估了儿子的力气,刚被关进笼子里的彭伟庆不停的大喊大叫,吵得周围邻居都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是,彭伟庆不停的用手或者头去撞木头,身上伤痕累累,直到有一天半夜,他把头伸进两根木棍之间,怎么都出不来了,疼得他哇哇大叫,把整栋楼都吵醒了。彭精看到后抓紧时间找来一根电锯,将木头锯开,才将他放了出来。彭外妹可怜自己的儿子,想着干脆不要再把他关起来了,只要自己好好看护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几天后,彭伟庆却到厨房去抢夺菜刀,这可把彭外妹吓坏了,赶紧上去阻拦,慌乱中彭伟庆一拳朝着彭外妹脸上打过来。彭伟庆力气太大了,彭外妹因此头晕目眩,眼睛差点失明。彭精夫妻只能再次将他关进另外一个木笼中。这个木笼比第一个更加密实,木头也更加结实,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几天后,彭伟庆的表现再次让大家的心揪了起来。十几岁的彭伟庆力大如牛,他狂躁的在笼子里又打又闹,甚至用自己的牙齿去咬木头,木头被他啃掉一大块,他也因此啃掉两颗牙齿。经过彭精夫妻的商量,他们决定给儿子换一个更加结实,条件也更加好一点的铁笼子。就是这个铁笼子,彭伟庆在里面一住就是40多年。根据儿子的身形,彭精请人用铁管焊接了一个长1.5米,高1.7米,宽约1米的铁笼子。这个铁笼子的一侧有一个门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为的是可以进去帮儿子打扫秽物。彭外妹选了一床柔软的被褥给儿子放进去,对于可怜的彭伟庆而言,这个小小的笼子便是他生命中可以自由活动的所有。这个小小的笼子,保护了他的安全,但是也让他失去了所有的限制,从此他生活的一切都是在这个笼中完成的。有一点改进的是,这个笼子的底部安装了四个轮子,家里人可以推着他在家里转一转。在母亲彭外妹眼中,十几岁的彭伟庆仍然如同幼儿般让人心疼。她悉心照顾着彭伟庆,会给他放几个玩具,也会温柔的给他擦掉嘴角的口水。时间一天天过去,彭伟庆就这样在笼中逐渐长大,他也慢慢适应了笼中的生活,不再像以前一样强烈抵触。彭精的三个女儿相继出嫁,离开了这个家,家中就只剩三人相依为命。2002年,常年操劳的彭精生病住进了医院,并且因此一病不起。因为妻子要照顾智障儿子,没有更多精力照顾自己,于是他选择住进养老院。不幸的是,两个月后他便与世长辞了,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表示自己的傻儿子,对于儿子的病,他的内心愧疚了半生。彭精去世后,彭外妹经常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椅子上,自从儿子变成这样,他们怕邻居们笑话,平时很少出门,如今丈夫又去世了,她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这艰难的一切。3、悉心照顾儿子半生,终得圆满解决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她提前从单位办理了退休,此后便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儿子上。每天彭外妹都会重复这样的生活:一大早起床烧水给儿子擦洗身体,换下尿湿的衣裤清洗,然后做饭给儿子喂饭。接下来是打扫卫生,陪儿子“玩”一会,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彭外妹从来没有觉得儿子是自己人生的累赘,她会心疼的抚摸儿子的头,眼睛里满是疼惜。虽然彭伟庆被关进笼子里不能活动,但是彭外妹经常会为他洗澡,剪头发、指甲,尽最大可能让儿子保持干爽。虽然彭伟庆智力低下,但是母亲长期对他的关爱与照顾也终换来一丝回报。彭伟庆只允许母亲给他喂饭,有时姐姐心疼母亲,过来帮忙照顾弟弟,彭伟庆便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似乎只有母亲才能带给他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大,彭外妹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虽然自己的三个女儿多次提到过不会不管弟弟,但是她仍然不放心。因为她深知,其他人即使再用心照顾也比不过自己对儿子深深的爱。几十年间,彭外妹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门一天。就这样,靠着彭外妹的退休金以及低保,加起来约2000元,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彭外妹年龄逐渐变大,老年病也慢慢找上她,她身上患有多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病、肾病、腰椎劳损、脊柱弯曲等,但她能忍则忍,不舍得浪费一分钱。相比较自己的身体,她更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儿子怎样生活?她唯一的希望就是社会福利机构能接受自己的儿子。不幸的彭外妹是幸运的,中新网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很快他们家的特殊事迹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都被彭外妹无私的母爱所感动。彭外妹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慰问品及慰问金。甚至有医院来免费为他们母子二人进行体检。其中最让她开心的是,郑州市侨联通过深入了解,最终决定把彭伟庆接到养老院照顾。这个消息让年迈的彭外妹兴奋不已:儿子后面的生活终于有人照料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呢?45年后,彭伟庆终于牵着母亲的手走出了这个笼子。彭外妹亲自将儿子送到养老院,期间不停的用手抹眼泪。尽管仍然有太多不舍与牵挂,但是对于年迈的她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彭伟庆年龄大了,并且进入养老院后,医生针对他的病情进行了科学的治疗,因此他在养老院得到了更好的生活与照料,病情也很稳定。彭外妹会经常去看望儿子,看到他过的好她也就放心了。她把儿子“住”过的笼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把它放在家中,当做一个精神寄托。如今彭外妹年龄更大了,她时刻把手机放在身边,以防万一。对于三个女儿,她嘱咐最多的便是以后能经常去养老院看看弟弟。今年彭外妹已经89岁了,彭伟庆也快60岁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健康的活着,这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最大的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