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杨女士事件:底层民粹和互相伤害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
湖北某小学6岁小孩在校园被撞身亡,母亲杨女士去学校交涉,因其着装和形容装扮被网暴。面对丧子之痛,或因不满解决方案,或因冷漠的社会或网暴者,最终选择跳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不敢确定杨女士“以死抗争”的结论。但由于网络都把焦点聚焦于网暴,谴责和声讨网暴者,那我们就来观察具体的网暴背后的原因。
图片来源 网络
通过几个主流的网络截图看,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的民粹问题。好在当前,我们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和社会秩序,能及时制止了民粹的进一步扩大。
图片来源 网络
鄂有正能量的编辑是一位母亲,这位母亲的初衷,或许是对一个刚出于社会工作的21岁孩子的同理心。他面对的是各种资源的枯竭,上升通道的拥堵,高不可攀的房价和高昂的成家成本,以及父母的担忧和负担。而这位母亲,对面的就是一个在房地产经济里受益而表面精致的女人。别人失去的正是她心里的平衡,底层的吃相永远都是难堪和不假思索。但是,你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人性和生存的选择。平台经济出于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考量,最终选择封号以息事宁人。有些律师还要喊着判刑,我对当下律师的素质和素养表示怀疑。
图片来源 网络
另外一些网暴者的观点就更大胆了,有分析全身装扮的,有猜测工作的。当然,网络反映的就是真实的社会,这些网暴者只是随口说出来了一些网友没有说出来的话,不然没有那些点赞后靠前的系统排名。
让我们正视问题的本质。女人作为当今社会拉动经济最有效的工具人而另外特殊存在。一家商场5层,男人和孩子各占一层,其余3层属于女人经济。她们里的一些,游离在挑战传统社会道德的边缘,即使在今天开放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底层逻辑还没有被完全丢弃,也丢弃不掉。随着底层的互相伤害,一些问题被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
上面是两个网上流传广泛的网暴截图。而那些点赞过的大多数人,作为一种吃瓜群众而存在。距离鲁迅小说里的故事已有100多年光阴轮回了,但还是不乏吃着人血馒头津津有味的附和者。这些年的义务教育普及,难道就没有一点点进步?这也是非常有趣和值得讨论的深度话题。
当然,潜心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具备的。当你看不懂,或者看懂又无能无力时,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善良,没有人会怪罪你的冷漠。你的底线是不能失去最基本的良知和是非判断标准,不像浮草一样随风摇摆。雪崩时不是一粒雪花的功劳,网暴者做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其他99根稻草的责任呢。有时候,所见并非所得,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善良。最终,还是要回归问题本身,聚焦责任主体。
你我都是局中人,天道轮回,劝你心存善良积累福报,放过跟你不一样的,尊重跟你不一样的。他们其实都跟你一样,还有个词叫伪中产,最后听听AI怎么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终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