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将爆破筒塞进敌暗堡,却被越军扔出,一战士出绝招30分炸4个
1979年,我军将爆破筒塞到越军暗堡,却被越军扔了出来。这时,一个战士紧紧咬住牙关,想出一个奇招。在短短30分钟内,他成功炸掉了4个暗堡。
这名战士名叫侯满厚,参军入伍时只有18岁,被分到了解放军第43军129师386团9连3排9班。虽然他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但他内心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上级决定以二排为核心,组建突击排,由九连副连长邱福友亲自带领,执行各种高难度任务。
邱福友与连长赵茶生商议,邱福友语重心长地说道:“连长,我有一个人选,我想调一个人过来。”
赵茶生有些迟疑地问:“谁?二排的士兵都是精英啊。”
邱福友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自信:“是三排九班的班副,侯满厚。”
赵茶生疑惑地皱起了眉头:“侯满厚?我好像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邱福友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声音里透露出一丝坚毅:“连长,你只看到了表面。侯满厚并不简单,他身上有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力量和勇气。”
赵茶生虽然仍有些疑虑,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邱福友的眼光,决定将侯满厚调到尖刀二排,交给邱福友指挥。
事实上,一个月前,邱福友才刚刚揭开了侯满厚的底细。他知道,侯满厚的内心绝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脆弱。那个夜晚的偶遇让他坚信,这样的人一定能有所作为。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邱福友焦虑不安,久久不能入眠。他决定出来走走,希望能驱散内心的不安。
远远地,他发现山坡上有一个红点,他心想:难道还有人在这个时候抽烟?
他走近一看,才发现那红点并不是烟蒂,而是一根导火索。
此刻,侯满厚正在山坡上来回忙碌着,有时小跑上去,有时又滚下来,仿佛在模拟爆破。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动作,口中还时不时地自言自语。
邱福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想起了之前在爆破训练时的情景。其他战友们围着侯满厚叽叽喳喳地问问题,而他总是默默地倾听,然后自己一个人去琢磨。
走过去,邱福友招呼侯满厚过来:“这么晚了,你怎么不睡觉?”
侯满厚憨憨地笑着说:“我睡不着,就来练练。”
邱福友好奇地问:“你害怕上战场吗?”
侯满厚立刻摇了摇头:“不怕,我只是怕给国家丢脸。我们打越南是为了威慑,如果这一仗打不好,国家的未来可就不敢想了。”
邱福友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这个闷不做声的侯满厚只是胆小怕事,没想到他内心深处隐藏着对国家大义的坚定。从那一刻起,邱福友下定决心要接纳这个战士,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
因此,组建尖刀排时,邱福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侯满厚调到这个特殊任务小组,期待他能带来惊喜。
而侯满厚并没有辜负邱福友的期望。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9连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剑,不到1个小时就攻克了越军占领的813.7高地,逼近越军主要防守的靠茅山主峰。
然而,正当9连勇猛前进的时候,敌人在靠茅山主峰下的几个无名高地上设下了隐蔽的暗堡,用密集火力封锁住了部队的前进道路。
眼看全团行动陷入停滞,侯满厚主动请战,与6班班长刘炎清、5班副班长辛小明组成小队,决定前去清理敌人暗堡。
在全连火力的掩护下,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匍匐前进,悄悄接近距离敌方两个暗堡只有10多米的位置。
"刘班长,我们得快点解决掉这几个暗堡,才能继续前进。"侯满厚低声说道。
刘炎清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坚毅的表情,对辛小明说道:"辛副班长,你负责给我们提供掩护火力,我们会尽快清理掉敌人的暗堡。"
三人默契地配合着,行动迅速而又灵活。
当他们终于接近暗堡时,侯满厚用手示意两人停下,他小心翼翼地爬到观察口旁边,仔细地观察着暗堡内的情况。
"刘班长,暗堡内有两名敌人,我们得小心行事。"侯满厚轻声说道。
"好,我们找准时机就动手。”刘炎清稳定地回答道,他的手握紧了步枪,准备随时应对。
刘炎清逐渐靠近了暗堡,他眼神坚定,手中握着爆破筒,每一次移动都小心翼翼,尽量不引起敌人的注意。
当抵达暗堡前,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根爆破筒,插入暗堡的枪眼。然而,爆破筒却出乎意料地没有爆炸,让几人陷入了短暂的惊愕。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突然,敌军竟然将爆破筒扔了出来。侯满厚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推测可能是爆破筒的拉火环上的油脂太多,导致它在扔出时拉火环脱手,才让爆破筒无法引爆。
侯满厚面色凝重地说道:“看来这爆破筒得先拉火,等它要爆炸的时候再投掷进去才行!”
这个计划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计算时间出错,爆破筒在还未离手时就会爆炸,那将是致命的后果。侯满厚深知这一点,所以没有将这个危险的计划,告诉给刘炎清和辛小明,而是提出自己去尝试,看看能否成功炸掉暗堡。
刘炎清紧紧握住侯满厚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侯满厚,你得小心!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侯满厚握紧了手中的爆破筒,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冒着敌人的火力,爬到离暗堡只有几米的位置,瞄准了观察口。
"这一次,一定要成功。"侯满厚心中暗自发誓。
他拉动了引爆装置,将爆破筒塞进观察口,然后迅速躲到一旁的弹坑中。
爆破筒在观察口中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土石飞溅,硝烟弥漫。
"好!"侯满厚满意地说道,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然而,战场上的敌人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
枪声再次响起,掩护侯满厚的刘炎清中弹倒地,失去了战斗力。
侯满厚立即大声喊道:"辛副班长,快带刘班长撤退!我会继续前进!"
辛小明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但他没有犹豫,立即扶起刘炎清,背着他小心翼翼地朝着安全区域撤退。
战友的撤退让侯满厚肩上的任务更加艰巨,但他并没有动摇。
他继续冷静地利用射击死角接近暗堡,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摧毁敌人的阵地。
当他到达第二个暗堡旁时,他看见了拉火环。
"这次一定要成功。"侯满厚暗自下定决心。
他迅速拉动了拉火环,将爆破筒塞进暗堡内。
然而,敌人早已警觉,他们迅速将爆破筒扔了出来。
侯满厚不顾一切地抱住爆破筒,用尽全身力气往暗堡里顶。
敌人拼命往外推,侯满厚不退不缩,他用尽全力顶住了敌人的推力,眼看爆破筒就要引爆。
敌人吓得松开了手,爆破筒在暗堡中爆炸,碎土和石块四溅。
在爆炸的瞬间,侯满厚被冲击波震得晕了过去,躺在地上,身上布满了泥土。他艰难地爬起身,咳嗽着吐出口中的土。
战友们震惊地看着他,认为他已经牺牲了。但侯满厚却用微弱的声音说道:“还...还活着!我还能战斗!”
指挥员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幕,感叹道:“这个勇士,真不简单。”他立即向部队传达指令,要求掌握侯满厚的情况。
就在这时,另一边的一个暗堡被战友炸掉了,爆炸声震得大地颤抖。
然而,右侧的无名高地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暗堡。侯满厚紧紧咬着牙关,毅然决定要解决这个难题。
他挣扎着从泥土里爬了起来,喉咙中传出低沉的吼声:“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干掉那个暗堡?”
枪林弹雨中,烟火弥漫天空,战士们面面相觑,然后纷纷举起手来。
侯满厚感慨地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战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们一起上!”
最终,战友们将炸药包顺着斜坡滚了下来。侯满厚迅速抓住其中一个,紧紧握在手中,满脸坚毅。
他注视着暗堡,然后大声喊道:“我要给你们一个惊喜!”
侯满厚抱起炸药包,从暗堡的左侧迂回到一块石头后面,这块石头离暗堡约5米。
他低声对身旁的战友们说道:“等我开始引爆后,你们立即掩护我,不要让敌人有任何机会。”
众人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侯满厚蹲在石头后面,凝视着暗堡。
离敌人2米左右的时候,他找到了左侧的一个死角,心中充满了决心和勇气:“坚持住,只要再一小会儿!”
他盯着吱嘎作响的导火索,心里默默数着1、2……刚数到7,他毫不犹豫地将炸药包从射弹孔里塞了进去。
“轰!”最后一个暗堡也被炸掉了,巨大的冲击波将侯满厚再次推向了地面,眩晕和疲惫涌上心头。
然而,战友们的欢呼声从耳边传来,侯满厚意识到自己成功了,心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我们胜利了!"他欣喜地大声喊道。
紧接着,解放军们奋勇发起攻击,阵地顷刻间被攻克,茅山沦为我军的胜利之地。
事后,卫生员细致检查了侯满厚的身体,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毫发无损,这简直是一个战斗奇迹!侯满厚一人炸毁了四个地堡,他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战场,战士们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战争结束后,中 央军 委亲自接见了年仅19岁的侯满厚,表彰他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授予他“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
之后,侯满厚顺利复员,进入宜昌的电力勘测设计院工作。他积极总结操作经验,钻研资料,将“七巧板”的结构与图纸晾晒方法巧妙结合。他提出了新的晾晒方案,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还成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侯满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他的出色业绩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事迹被收录入教材,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写在最后:
解放军攻克茅山的胜利,侯满厚的奇迹般生还,以及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这一系列精彩故事将会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他的英勇事迹和勇气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