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杀伤3700人?俄正规军高调官宣战果,到底有何深意?
最近,乌军在南线发起了大反攻,但是战况不利。
按照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通报的数据,俄军在三天时间作战中取得了重大战果,杀伤乌军高达3715人,摧毁52辆坦克、207辆装甲车、134辆汽车、5架飞机、2架直升机、48门火炮和53架无人机。
同时,绍伊古罕见地提到了俄军方面的战损:71人阵亡、210人受伤,损失了15辆坦克、9辆装甲车、2辆汽车和9门火炮。
按照这份战果报告,俄军取得战损比高达1比13.2。尤其是在6月5日这一天,光是在反击南顿涅茨克方向的作战中,取得的战果就超过了1600人。这大概是整个俄乌战争中,俄军官宣战果的单日最高值,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问题,我们要联系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要点所在了。
第一天的战斗,俄军总参谋长兼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格拉西莫夫就亲自坐镇指挥,这是很重要的信息。
按理说,乌军对大诺沃西尔卡方向的反攻,只是反攻的前奏,由东部集群指挥部进行应对就好。但是格拉西莫夫在第一天就要亲自指挥,可以说相当给面子。
在具体的作战中,乌军采用多点快速突破的战术,很快冲过了灰色地带,突破了俄军的警戒阵地,同时还夺占了少数居民点。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作战流程,按照俄军通常的应对,就是前沿部队后撤,然后由空炮火力对乌军进行杀伤。但这一次俄军的战术应对完全不同,在前沿阵地丢掉后,立即便实施反击,这种“有失必反”的战术风格在此前俄正规军身上是极少体现的。
我们注意下俄军通报的自身战损中,有15辆坦克。
相较于双方人员1比13的战损比,坦克方面的战损比只有1比3.5。如果只是单纯的防守作战,俄军不至于损失这么多坦克,这些坦克主要就是在反击过程的近战中折损掉的。
由于俄军战术风格的转变,使得在这几天交锋中一度失去的两三个居民点,往往在失守后几个小时内就被夺回。
乌军尽管战术多变,主攻和策应同时展开,前线多点开花,先冲了左翼再冲右翼。但是在俄军兵力密度增加以及比较完备的阵地防御体系、全新的反制战术面前,可以说是踢到了铁板。
训练时
实战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乌军这些新锐旅中,装备的步兵载具大部分都是治安战装备,在高烈度正规战中,非常容易折损。
由于训练时间有限,通过现场的交战视频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乌军在战术执行层面,比较机械呆板,它基本是按照教程进行操作,一旦遭遇毁伤就会茫然无措,以至于满地瞎跑,抱团集中,更容易被俄军空炮火力杀伤。
但是在战斗的第三天,其实还不足以评判整体作战状况如何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却亲自出来官宣战绩。
要说绍伊古通报的乌军战损有没有水分,这个当然是有的,甚至还不小。但更有意思的是,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宣布战果?为什么又罕见地提到了俄军的战损?
我们很明显可以感受到,俄军很急,急什么?急着赢。
大家都知道,俄军正规军在大半年时间中没有显赫战绩,反倒是瓦格纳集团不断打出胜仗。
瓦格纳老板普里戈金之所以敢指着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鼻子喷正规军作战不力,那是因为瓦格纳有实打实的战绩,这你没得说。
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能说啥?
俄正规军大半年来没有取得过像样的战绩,这才被人指责,想腰板硬起来,那就得打个翻身仗,用战绩去平息舆论。
年初打弗勒达,东部军区部队显了眼,搞得俄正规军对大规模攻击心有余悸。既然咱不敢攻,那就守好也成。
这次应对乌军反攻的部队,还是东部军区的单位,以俄军通告计有第5集团军第60摩步旅、第36集团军第37摩步旅、直属的第127摩步师等。
所以,好不容易打一场“翻身仗”,那在各个方面都要高调。
至于说这战果注水的问题,也得客观看待!毕
竟那些宣称毁伤的兵力、装备,几乎相当于乌军2个满编旅的所有战斗兵和作战载具了,乌军这波虽然莽了些,但还不至于几乎一天多烧完一个旅的全部战力。
总的来说,现在乌军总算是动起来了,除了对南顿涅茨克的攻击,其实阿特木斯克、扎波罗热等方向,也都在搞。
当然,依照乌军预备参战的兵力,现在这些都还是开胃菜。我们非常期待乌军生力军全力投入后,到底能打成什么样子。对俄正规军在迎击更大攻势的表现,也十分期待。这个夏天,俄乌战场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