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重要大坝遭毁,或殃及数十万民众,俄乌双方相互指责
战争对于普通民众的伤害是最直接的。炸毁一座大坝、一栋居民楼,对处于战争的军队而言,或许只是达成一个军事目标。但对于数万甚至数十万、数百万民众来说,造成的伤害却无法估量。
俄乌战场炮火连天,愈加激烈。这几天,乌军大反攻也开始了。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6号凌晨,建于乌克兰南部第聂伯河上的卡霍夫卡水电站,突然遭到袭击。
这座建于1956年的水电站,不仅用于调节第聂伯河的水流量,还保障着赫尔松州的供电、以及克里米亚等地的用水。此外,该水电站也是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供水来源之一。因此,这座水电站被炸毁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水电站的水闸已被破坏,下游区88个居民点的300栋楼房都将受到洪水威胁。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将会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未来甚至会对数十万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那么这座水电站究竟是谁破坏的呢?按照乌克兰的说法,似乎就是俄军所为。
乌南部作战司令部,在当地时间6号上午发布了大量俄军炸毁该水电站的消息。泽连斯基也声称是俄军在大坝内部放置了大量炸药。
面对乌方的指控,俄方也做出回应。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在6号当天表示,从国防部以及其他部门听取的报告来看,我们可以直接宣布这是乌克兰有预谋的破坏性行动。
从双方的表态来看,似乎谁都不承认这件事。不过也确实如此,毕竟这种“遭天谴”的事,谁承认了谁就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有人就说了,炸毁这座大坝对谁更有利,或许就是谁干的。那我们再来看看,大坝被毁对俄乌双方将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对俄方而言,大坝决堤引发的大洪水,可以直接阻挡乌军装甲部队的前行,对乌军的反攻造成不小的影响。
其次,《华盛顿邮报》就曾为乌军的反攻“献了一计”:在赫尔松方向从卡霍夫卡水电站和安托尼夫卡两路向南,攻克丹考伊拿回克里米亚,卡霍夫卡水电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可见,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对俄军来说有利。那对于乌军来说,又有什么利好呢?
首先,可以切断克里米亚的淡水资源。该大坝一直以来都是克里米亚的主要淡水来源,乌军此前就有切断该水源的“前科”,并放话称一旦卡霍夫卡水电站炸毁,克里米亚将会至少断水10-15年。
其次,俄方控制的第聂伯河左岸为地势平坦地区,一旦洪水暴发,正好可以冲垮俄军的防守阵地。
从俄乌双方的动机来看,似乎都有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嫌疑。但最终究竟是谁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还得看后续各方拿出的证据。
总之,无论炸毁该水电站的原因是什么,无论是哪方做出的行动,伤及无辜的普通民众就是可耻的、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