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快捷,教你如何更换养护防冻液,赶快来学吧
防冻液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防止水箱和管路结冰,还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防止水箱和管路沸腾,同时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动机过热,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汽车防冻液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您介绍防冻液的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防冻液的更换周期
防冻液的更换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汽车的使用情况、防冻液的品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汽车使用不频繁,可以在两年半左右或者4万公里左右的时候更换一次防冻液;如果汽车使用频繁,可以在一年或者2万公里左右的时候更换一次防冻液。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的更换周期还要根据汽车厂商的建议和防冻液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超过了建议的更换周期或者发现防冻液有变质、变色、变浑浊、有沉淀等现象,就要及时更换防冻液,以免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
防冻液的选择标准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防冻液品牌和类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汽车的防冻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冰点:冰点是指防冻液在低温环境下开始结晶的温度,一般要比当地最低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防冻液不会结冰。例如,如果当地最低气温是-20摄氏度,那么选择的防冻液的冰点应该在-30摄氏度以下。
沸点:沸点是指防冻液在高温环境下开始沸腾的温度,一般要比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高1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防冻液不会沸腾。例如,如果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是110摄氏度,那么选择的防冻液的沸点应该在120摄氏度以上。
配方:配方是指防冻液中添加的各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有机酸、无机盐、混合有机酸等三种类型。有机酸型防冻液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但是价格较高;无机盐型防冻液具有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散热性能,但是使用寿命较短且容易产生沉淀;混合有机酸型防冻液是两者的折中,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但是不能与其他类型的防冻液混用。一般来说,建议选择与汽车原装配方相同或者相近的防冻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颜色:颜色是指防冻液的外观颜色,主要是由厂家添加的染色剂决定的,与防冻液的性能没有直接关系。不同颜色的防冻液主要是为了方便区分和识别,但是也不能随意混用,以免造成化学反应或者误判。一般来说,建议选择与汽车原装颜色相同或者相近的防冻液,以免造成混淆。
防冻液的更换方法
更换防冻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一种是去专业的修理厂。如果自己动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更换防冻液之前,要先将发动机熄火,并等待发动机和水箱完全冷却,以免被高温或者高压的防冻液烫伤或者喷溅。
打开水箱盖和放水阀,将旧的防冻液完全排出,并用清水冲洗水箱和管路,直到排出的水清澈无色为止。
关闭放水阀,并按照汽车厂商的建议或者防冻液厂商的说明,将新的防冻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倒入水箱,直到达到水箱上标线为止。
启动发动机,并将暖风开到最大挡位,让新的防冻液在整个冷却系统中循环一遍,并检查是否有渗漏或者异常现象。
停止发动机,并等待发动机和水箱完全冷却,再次检查防冻液的液位是否正常,如果有下降,就要及时补充到上标线为止。
关闭水箱盖,并清理好工作现场,完成更换防冻液的工作。
自己更换防冻液能够省下很多钱,还可以体会更换防冻液的乐趣,如果你学会了,那么赶快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