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你见过较好的酒席是什么?母猪下崽也办酒,一场收礼金几十万
你听说过靠办酒席来赚钱的吗?在四川南部边缘山区,有一个因办酒席,而闻名世界的酒席之县--古蔺县。在这里摆宴席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一天就有二十多户人家办酒宴,收取礼金高达几十万元。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而且他们办酒席的名义,也是十分的奇葩。不仅乔迁升学要办酒,就连家里的母猪生了崽也要办酒,甚至大家闲着无聊也要办酒席,美其名曰 无事宴。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名义,就没有他们办不了的酒席。其中一个不到2000人的小镇,半个月竟然就办了70台酒席,而一台酒席一般不会少于十桌,一桌坐十个人,70台酒席就有7000个人参加,那么平均每天就有500多人参加酒席。而按照一家一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天每家都要派个人去参加酒席。而根据当地的村民们来说,办酒席是不会亏本的,不办还有可能破产。这不仅就让人十分好奇,这股奇怪的酒席之风,又是如何刮起来的呢?于是记者来到古蔺县,决定一探究竟。果然一进入古蔺县,沿途路过的几个小镇,就没有不在办酒席的,平均一百米以内,就有两家在办酒席。而且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你还能看到一个用纸箱制作的警示牌,上面写着,前方在办酒席 车辆请减速慢性。而办酒席的人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就是家门上火红的对联,和音响里喜庆的音乐声。大锅里还炖着肉 一边的大盆里,还放着洗干净的鸡鸭,以及其它等着加工的食材。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嗑瓜子闲聊家常,就像是过年一样十分热闹。如果不知情的见到,一定会觉得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幸福指数一定很高,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刚刚从酒席上回来的刘师傅说道,其实这样的酒席谁都不想去,但是又不得不去。因为不去就是得罪人,可去了又得给礼金,最主要的还是耽误挣钱。他在镇上开了一家旅馆,妻子则经营这一家服装铺子,一家人的生活原本也算是幸福美满,可自从这个莫名的酒席风刮起来之后,夫妻俩的日子便变得十分拮据。每天都要去参加不同的酒席,根本就顾不上家里的生意。而就在刘师傅发着牢骚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好回了家,谈起镇上的酒席之风,她也是十分的无奈。有时一天还要参加好几场酒席,为了不得罪人,她与刘师傅还不得不兵分两路,今天已经参加两场,明天还有七场呢。可如今的她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只能向别人借了两千元钱,去参加明天的酒席。既然都借钱送人情了,那么为何大家还要办酒席呢?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不办不就行了嘛!可刘师傅说,这哪是能说不办就不办的,你不办酒席,怎么将送出去的礼金收回来呢?镇上的人也都是这种心态,也都争相着办酒席,就这样 酒席之风刮得越来越大,小小的镇子上就有近百个厨子,也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而随着参加的酒席越来越多,渐渐地 大家心里也都有了默契,那就是只管给钱吃饭喝酒。升学的别问考上了什么学校,搬家的别问新房买在了那里,打牌的别问赢了多少钱,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不过是为了办酒席而找的借口罢了。所以仅仅是一个小镇,一天就能同时举办十几场酒席,收取的礼金更是高达几十万,这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一桌酒席的成本根本不到300元,算上烟酒最多250元。虽然古蔺县是郎酒之乡,与赤水河隔江相望的就是茅台镇,但村民们为了节省成本,酒席上是根本不可能摆上,像茅台酒和郎酒这种好酒,有的也只是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就连饭菜也是最便宜的。一桌十个人,平均礼金两千元,除去250元的成本,就能赚1750元。而且酒席还是流水席,吃完一拨又一拨,所以综合下来,一场酒席主人家就能赚个好几万,这不比打工强的多。这还只是普通人家,如果是有头有脸的人,一场酒席怕是能赚到上百万。说实话,这办酒席还能办成产业,属实让人有些难以想象哈。可这么多人争相办酒席,究竟有什么坏处呢?对此村民们说,钱不钱的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规律。因为摆酒席牵扯的人力,精力实在是太多了,一家人办酒席,邻里乡亲都得帮忙,自己的家里的事情根本就顾不上。很多时候本想吃完饭就走,可主人家一般又会举行一些活动,唱歌跳舞听相声的,直到深夜才算结束。村民们被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许多人都和刘师傅一样,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对于当地办酒席的风气,县政府也是十分的头疼。从前办酒席只有婚丧嫁娶两种形式,如今的这种风气,他们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的,于是为了杀住这股古怪的 酒席风,他们在各个镇上都设置了警示语,可作用都不大。因为办酒席是村民们自愿的,他们也不好干预,只能严格要求公职人员,而对于普通老百姓,主要以宣传 教育和引导为主,要求大家控制酒席规模,主要以节约环保为主。还向全县发起拒绝大摆酒席的倡议书,提醒大家要理智办酒席,如果有人钻空子,将摆酒席来进行非法敛财,政府将启动问责机制。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礼仪,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成了许多家庭的负担。吃酒席便成了头疼的事,摆酒席成了烧钱的事,而对于这种现象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其中筵席二字的含义,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定义为正规而又隆重宴饮的意思。这是古代文人们用来交友的礼节,而不应该是是一些人用来谋取利益的手段,让筵席少了点人情味,多了股铜臭味儿,甚至还变成了赚钱的门道,很明显这是一个十分不好的现象。不仅坏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糟蹋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名号,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杀住这种不良之风。好了 今天的内容都到这里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