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八卦

古代商业交易下的标准——度量衡

发布日期:2023-06-25    点击次数:71

度量衡,是人与人接触后才需要的东西。不过最开始“度量衡”比较简陋,大概相当人们就会进行交易,而当进行规模化的商业交易后,精准的“度量衡”才会出现,毕竟“商业”是谋利行为,要精确计算成本与利润,同时也要取信于人,生意才能长久的做下去,如此,才催生“标准”下的度量衡。

度量衡的演进阶级

人们最初是依靠感官判断物体的轻重与容量,只追求大致的“等量”即可,比如“爯”字,现今不太常用此字,而是加一个“禾”变成“稱”,简化写成“称”。表示用手提物以估量物之轻重。

至于所提是何物,还需要用“冓”解释,如图“冓”的文字演变,很像是二条碰头的鱼。如果不太了解,很容易被古人糊弄过去。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这里面的“中冓之言”,指的是房中之言,而且“冓”字有“交媾”之意。而以“冓”推”称“,称所提的东西应该是建筑材料,尤其是指建房所需的木材,而木材好坏之一的标准是”重量“。

类似有还有“量”字,此字大概是将货物装在袋中,以示估计重量与容量之意。

当商品需要大量“交易”时,“度量衡”会暂借日常的“工具”为单位。当商业日益频繁后,人们一定会制作非常严格标准的“度量衡”,大规模统一使用。

“暂借日常事物”的度量衡

在自然界中,人类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所以最初“度量衡”的单位一定是取自人身。

比如“尺寸”的“尺”与“寸”。

尺,就很好解释,拇指食指尽力张开,其余三指紧紧蜷曲,就是“尺”字。湖北这边的泥瓦工,会称为“一卡(砍)”。而女性手小,她们的“一卡”相对较短,称为“一咫”,约正常“一卡”的八成。

中国人用“手”,西方人则用“脚”,他们的“尺”是foot,以脚为标准。

“寸”字作手指一旁有一道短划,表示一寸之长约为大姆指的宽度或一节的长度。这里的“一寸”相当于现代有2厘米,西洋的英寸也是用姆指,长度与中国差不多。

中国人与西方人用了相同的“寸”做参照物,却以不同的“尺”为参照物,所以罗马人的“一尺”约12“英寸”,而依中国古人的标准,可能是“一尺”等于“六寸”。

当然,“尺寸”会因人身体的大小而不同,现代人平均一米八,而五千年前的古人平均身高可能一米四左右。拿现代的“尺”去测古人,是极其错误的,比如诸葛亮身高八尺,就真的有人用现代的标准去估算诸葛亮的身高。

除了“尺”与“寸”外,还有“寻”字,“寻” 指展开双臂测量席子的长度,席子是古人常用物,很重要,之前写过,不重复。

“一寻”等于”八尺“,大家可以用“一卡”量自己的手臂,一手臂约为“四尺”,“八尺”即人的身高,而且是“强壮俊美”之人,所以有“八尺之躯,八尺之徒”等等,都是指“人”,或者说指成年人,这也是后人所说的“丈”夫。

后面还有“八尺丈夫”,“七尺微躯”,“五尺之僮”等等,都是借身体表示某种“好坏”与“感情”。

涉及到测容量的东西,古代主要为食物,比如《考工记》中载;“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这里的“豆”就是指容器,也可以看成粗略的“容器”单位。

不过更为精确的容器单位是“斗”与“升”。“斗”即一把挹取酒浆的勺子,而“升”是一把浅底的勺子形状。“斗”与“升”差不多是大勺子与小勺子的区别,大勺是小勺子的十倍,十升为一斗。

这种粗略的“单位制”应付一般交易还行,再具体就必须确定一般标准了。

比如公元前344年,商鞅就颁布标准量,以16.2立方寸为一升,并且由秦国政府做标准容量,派发在秦国各地做为正式标准,各地依此为标准进行交易。这种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大规模做了一次。

天平

利用平衡原理,人类很早就知道天平的作用,最有名的莫过于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中国也有,最早可追溯到西周。

汉字的“平”就是作一个支架两端各放在东西的样子,春秋时代的“天平”中悬吊式的,如图。这种“天平”主要是用来称袋装的粮食,很难用单手稳定的提着,应当用支架固定。

长沙战国墓出土的“天平”与砝码

这种“天平”越往后发展,人们会慢慢领会杠杆原理,在杆之上标记距离与重量,再用另一端称重,这其实就是农村中的“秤”。一二十年前,农村集市中买卖货物,常见的“工具”,它也是古代商业交易必备的东西。

另外,因商周时期金属很稀有,“秤”所用的秤砣是石头做的,称为“权”,又叫“石权”。因为能判定轻重,又被赋予征收等量谷物的信物,所以古代收税的重量单位为“石(担)”。而金属的规模开采,使得用石头做的“砣”变成了用金属铁做成的“秤砣”,直到现在。



上一篇:让人放下一切追更的经典之作《我在新手村练斩神!》,给作者笔芯!
下一篇:超人气大作《我的世界之全能附魔大师》,告别书荒,从这一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