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78年友谊关血案,中国激烈探讨对越决策,邓公:争取一仗安定30年

发布日期:2023-07-04    点击次数:128

“争取打一仗安定30年。”这句话本是毛主席在决定对印实施自卫还击战前所说的原话。到1978年秋,以黎笋为首的越南霸权集团不断变本加厉地挑衅中国,邓小平再次沿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决定狠狠教训一下越南,以求长久安定。

黎笋集团决定铤而走险

1978年8月之前,尽管黎笋集团已经多次派兵动用武力侵占中国领土,杀害不少中国军民,但当时的越南人还能吃饱饭。人嘛,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更在乎面子问题,所以对于越南每次挑起的事端,在中国据理力争之下,还是有所收敛,不至于将事态扩大。

但是,自6月初以来的强降雨天气让越南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耕地严重受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大片庄稼绝收,仅仅是稻谷一类的产量就比往年同期减少430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按一个人一天吃500克粮食计算,这么多的量足足让2000多万人吃一年。当时的越南总人口约为5300万人。这就意味着,将近五分之二的越南人口要面临饥饿的威胁。

这个时候,稍微有点理智的国家领导人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自救,毕竟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是一片沃野千里的良田,又处于热带地区,一年三熟,只要全民忍一忍,很快就能渡过难关。

可黎笋、黎德寿、阮文同这些极端分子此时已经被“大国梦”冲昏了头,根本不考虑赈灾的问题,认为越南受灾不要紧,反正西边的柬埔寨和老挝都是人口少耕地多的国家,加速吞并这两个国家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

此前,由于黎笋集团为了筹集对外扩张的经费故意制造难民输出,不仅将周边国家得罪了一个遍,而且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谴责。此时,越南仍旧非法在柬埔寨和老挝驻扎军队,自然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强烈谴责的对象。

黎笋集团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国,想通过进一步挑衅中国,试探其它大国对其大肆扩张有何反应。

1978年8月25日上午,黎笋集团指使驻扎在越南高禄县同登镇的越军公安12团1连和4连200余人,手持枪支匕首故意将400余名难民驱逐至中国友谊关边检站。这些越南公安军不管男女老少,全都用棍棒一路殴打,造成数十人受伤,十余人死亡或失踪。而所谓的失踪,多半是被暴力袭击过程曝尸荒野罢了。

这些难民当中,既有华侨也有土生土长的越南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受黎笋集团迫害的越南土著居民。越军之所以要如此残害他们,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激中国友谊关边检站的工作人员,然后趁机将事态扩大。而这就是骇人听闻的“8·25友谊关血案”。

中国友谊关边检站工作人员相当克制,即便是越军早已侵占友谊关南侧的浦营丁高地的情况下也未与之发生冲突,只顾救治难民。

越南公安军见刺激中国边检站工作人员不成,无功而返,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越军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中午驻广西凭祥的中国外交官张芳序就越南方面制造“8·25友谊关血案”一事前往同登口岸进行交涉;4人被越南公安12团的人非法拘禁,期间多次殴打辱骂。

按照国际惯例,外交人员被对方非法拘禁并殴打辱骂时,可视为宣战。显然,越南这是在向中国宣战。越南有备而来,中国还没有做好开战准备,外交部只能与越南高层交涉,越南方面理亏,不得不释放张芳序4人。

然而,黎笋集团看到制造血案和侮辱中国外交人员都没有激怒中国边防部队,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再次指使越军公安12团1连和4连200余人直接武装侵占友谊关边检站南侧的浦念岭高地。还用石块、木棍等东西打伤中国边检站工作人员,这又是一次赤裸裸的宣战。

中国不得不对越南发出严厉警告。

黎笋集团的阴谋

不久,黎笋在越南河内组织召开关于如何对付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的会议。

这些恩将仇报的阴谋家认为,接下来中国必然会用到以下方法惩罚越南:一是用计谋惩罚,说白了就是支持柬埔寨和老挝削弱越南的实力、二是在外交上孤立越南、三是直接动用武力。

为了应对中国可能采取的回击手段,黎笋集团制定出了3种方案:

一是不惜引狼入室,将金兰湾租让给中国的敌对势力,以此换来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援助,并与中国敌对势力结成军事联盟。

二是加快吞并柬埔寨和老挝的步伐,若中国动用武力回击的时候,河内各机关单位可以退守柬埔寨,使中国后勤补给线拉长而无力惩罚越南。

三是狐假虎威,通过同时开战中国和柬埔寨的方式,在国际上耍一耍“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威风,让中国不敢对越南动武。

黎笋集团在1978年11月1日准备好了第一个方案,以金兰湾为代价,正式与中国敌对势力结成军事联盟,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一时间引起了周边各国的愤怒。那一天,越军不宣而战,侵占中国庭毫山地区,杀害中国军民,中国因此正式做出动用武力教训越南的决定。

发现中国直接动用武力的可能性较大时,黎笋集团于1979年1月7日完成了第二套方案的准备;为了尽快实现第三套方案,黎笋集团加紧时间排兵布阵,其空军精锐“升龙”空军师迅速从南方转移至河内一带。越军总参谋部昼夜向中越边境地区派出前线指挥员。其通讯部队全天候有人值班。在中越边境地区集结了250000余人的老兵部队。

争取打一仗安定30年

其实,在1978年11月的时候,中国就“要不要武力惩罚越南”一事,展开过激烈的探讨。

当时党和国家大部分领导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人物,在看待问题方面,各有各的见解。有部分人认为,不宜动武,毕竟越南及其盟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称霸海洋,只要中国对越南动武,很容易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有人认为,此时国家极度困难,重点应放在经济建设领域,要是动武,不仅改革开放战略进程受阻,而且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为此,邓小平的意见是,争取打一仗安定30年。此时的情况,就跟抗美援朝初期差不多,眼前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但要是不趁早出手,等敌对势力羽翼丰满以后,我们的处境更加艰难,这事关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必须得打。

好不容易才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在探讨如何打的问题上,大家又形成两种不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小打即可。也就是说,表明一下态度就好,因为我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去阻止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军事集团称霸海洋的行为,要是事态扩大,我们容易遭群攻。一部分人认为,必须大打,小打很难达到目的,弄不好容易变成持久战。

邓小平赞同大打,认为没有必要的惩罚,恐怕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此,在决定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同时,也做好了随时与越南军事盟友大打一场的准备。

邓小平很清楚越军的实力,北越击败南越,实现南北统一前夕,北越正规军也就只有50万人。剔除海军、空军和工兵、通讯兵这些部队,真正能上前线战斗的兵力不足40万人。

1977年后,黎笋集团不断扩编军队,使得越军兵力一下子达到了100余万人。但这个时候得越军注水量太大了,6成以上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过实战的新兵。而那40万身经百战的越军老兵当中,有一部分人去入侵柬埔寨了,还有几万人在老挝。

一部分则被派往中越边境一带,只有少量老兵留守河内。这样一来,要是解放军以绝对优势兵力,重创边境地区的10万越军老兵。那么,越南就没有资格继续在中国面前上跳下窜了。

结果正如邓小平所预料的那样,在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越军损失兵力约为115000人,这些人员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其中包括大概3000到4000名花费巨资培养出来的特工。而老兵总数超过10万人的侵柬越军被柬埔寨游击队牢牢牵制脱不开身,还有50000余名越军老兵驻扎在老挝。

这样一来,黎笋集团一下子就没有多少精锐部队可用,更不会指望战后扩编的那120万越军能继续跟中国军队决一死战了。

而战前信誓旦旦地说要助越南一臂之力的那些国家,看到中国动真格以后都想办法给自己找台阶下了。毕竟那时候的中国有9.75亿人,占据世界总人口22%以上,一旦打起来,不是任何一个军事强国能撑得住的。

战后,尤其是1980年至1985年间,中国各边境县市的地方志上,均有记载有关活捉或者毙伤越南特工的内容。当时的越南特工,名气有点大,但整体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已经不再是抗美战争时期那支战斗力强悍的特工部队了。中国解放军新兵战士或者几个民兵都能重创一个越南特工小分队。

可见,越军在1979年那场战争中被解放军消灭了约四分之一的老兵后,就开始一蹶不振,中国因此换来了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造就了今日之繁荣。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1971年,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后来怎么样了?
下一篇:为什么中国不强制服兵役?那是你不知道3.3亿,“全民皆兵”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