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儿当上兵团政委,王震上将鼎力支持,却因一原因失之交臂!
一九四九年一月,为了满足大兵团作战的需要,中央决定在军以上建立兵团部,拟将西北野战军的部队编为第一兵团、第二兵团,但是由于晋绥部队与西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分开作战,尚未归来,因此西野司令部决定暂缓成立兵团部,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一九四九年五月,此时晋绥部队已经与主力部队会合,成立兵团的契机已经成熟,于是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向中央军委发电,希望将西北六个军十五万人编为第一、第二兵团,并确定了两个兵团的干部任命。
中央的批复很快便下来了,对于成立两个兵团,中央予以认可,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对于其中一项人事命令,中央却未能同意,那么,这是怎样一个人事命令?为啥中共不同意?
事实上,这项人事命令是关于第一兵团政委的人选问题,一野司令部上报的名单中,第一兵团司令是王震,而兵团政委是张子意,对于任命王震为兵团司令,中央未有异议,但是对于兵团政委张子意,中央却罕见地没有同意。张子意是何许人也?为何中央军委不同意让他担任兵团政委?
实际上,张子意的资历非常老,他早年间跟随毛主席上过井冈山,担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北二区区委书记,深受毛主席的重视,湘赣省委正式成立后,张子意出任省委组织部长,时年二十八岁,不久之后,张子意又升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时任军团政委的正是王震将军,此后两人一起并肩作战,在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在上报一野第一兵团政委的人选时,王震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张子意,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一九三四年,红二、六军团会师,成立红二方面军,张子意出任政治部主任,与贺龙、任弼时并列为方面军干部,可见当时他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如此一位厉害的人物,为何会在后来逐渐“黯淡”下去?事实上,还是因为他曾经历八年的空白期,为什么这么说?一九三八年,张子意因为身体原因前往苏联休养,原本在一九四一年就能返回延安,结果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阻挠,此后被秘密关押长达五年时间,一直到了一九四六年,张子意才得以出狱,而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也就是说,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张子意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对于一位战将而言,这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长期搞宣传工作的原因。再厉害的战将,八年未上战场,未指挥过一场战役,其军事指挥能力都会大踏步的退步。
所以,中央军委在批复中,直接明确地指出,张子意长期脱离一线部队,适应不了大兵团作战,而且就算可以适应,与王震之间也存在磨合问题,因此不能任命张子意为兵团政委。此后,张子意一直在晋绥军区副政委任上,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建国后,他转入地方工作,担任西南局宣传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政定级时,考虑到张子意是一个老资历,中央还是将他定为了行政五级,也就是上将级别,与王震、邓华等人并列。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