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兵王胡修道:19岁入伍,上甘岭战役中单人歼敌280名,荣获特等功

发布日期:2023-07-09    点击次数:168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堪称“绞肉磨坊”,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防守阵地的志愿军仅剩不到5人。但他们并未退却,而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顽强抵抗,不让敌军越雷池一步。其中一名叫胡修道的战士,只身毙敌280人,令人惊叹!

胡修道是四川金堂县人,1931年出生,因为家境贫苦,没能进入学堂读书。6岁那年,他便开始给地主家做工赚钱补贴家用。15岁时,他被强征为劳工,替国军修战壕、送物资,直至1949年,大西南解放,方才被人民军队解救出来。胡修道很感念这份恩情,于是转投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那一年,他才19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胡修道所在的12军被派往前线与联合国军作战。他们在彭老总的指挥下,接连击败敌军,将其赶回三八线以南。1952年,敌我双方进入对峙阶段,美国承受不起战争的消耗,提议停战言和。党中央也有结束战争之意,于是便与美、韩在板门店展开和谈。

由于双方的诉求不一致,在谈判桌上争得面红耳赤,美国为了给新中国施压,也为了给新总统艾森豪威尔献礼,决定发动一场战役,给我们志愿军“亮一亮肌肉”。范弗利特在分析了前线形势之后,将交战地点选在了上甘岭。彭老总准确的预判到了敌人的动向,立即派遣12军进驻上甘岭,进行防御作战。

上甘岭地形狭长,不利于大部队展开,每次最多只能部署一个连。12军指战员便将部队分为若干个小组,轮换着上前迎敌。同时,为了抵御敌人猛烈的炮击,战士们被动员起来,广泛挖掘防炮洞,并在其中设置弹药库、医疗点等设施。再以坑道相连,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体系。

1952年11月4日晚,胡修道跟着班长上了上甘岭阵地,换下已经激战一天的友军。5日清晨,朦胧的雾气还未散尽,一阵刺耳的呼啸声突然划破天际,敌人开始炮击了!胡修道和班长立即转入防炮洞中躲避。半个小时后,炮击停止,敌人摸上来了。

胡修道与班长立即由坑道进入作战位置,班长抓起机枪对着敌人扫射,将他们往中间赶。胡修道则往他们中间扔手榴弹和爆破筒,一炸就是一大片。敌人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伤亡,退了下去。胡修道正准备休息一会儿,连长突然派人来告诉他,右侧的阵地情况不太对,让他去看一下。

胡修道急忙赶过去,发现守在此处的一个班已经战死大半,唯一幸存的一名战士也身负重伤,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胡修道正准备对他进行紧急救治,敌人却又发起了进攻。他立即抄起一支机枪打了两个长点射,瞬间击毙了十几个敌人。他随后又变换位置,继续进行反击,最后竟靠着一己之力,将近百敌军打退!到了下午,胡修道仍在孤军奋战。敌人知道山头上人不多,但就是无法将其占领。至当天深夜,胡修道被换下阵地时,他已歼灭敌军280余人,是当之无愧的上甘岭战神,志愿军总部特地授予他特等功以示表彰!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在装备和人数都落后的情况下,靠着充分的准备,以及战士们顽强的意志,顶住了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使其对新中国施压的阴谋破产。反倒是新中国,凭借着这一战,反将了美国一军,迫使其作出让步,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名门千金化身战地夜莺,计破战俘多次,26年后在餐馆被美战俘认出
下一篇:黄植诚:1981年驾驶战机起义,获得65万奖金,娶美女空姐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