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三角山顶伫立的守望身影

发布日期:2023-07-12    点击次数:156

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兴安盟阿尔山地区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三角山哨所,长年担负中蒙交界近百公里边境线的守防任务,这里有远离喧嚣的孤寂,有漫山遍野的樟子松,更有冰封雪裹的漫长寒冬。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透射过林海,国门附近的界碑旁,几道身影已经开始了边境线上的巡逻,这是三角山边防连官兵每天的日常。他们身后不远处,三角山哨所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将哨所凸显得更加高峻。执勤战士在哨塔内远眺,中蒙边境的人踪、树影一览无遗。

几十年来,一茬茬连队官兵如樟子松般扎根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北疆边防。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北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牵挂,踏上了兴安大地。在内蒙古军区边防某部时,习近平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顶着凛冽的寒风,登上位于海拔1000多米山顶的三角山哨所。他走进哨所,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在观察登记本上签下名字,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第二年,连队全体官兵满怀深情给习主席写信,汇报他们遵照习主席谆谆教导,一年来加强连队建设、履行戍边使命和个人成长进步等方面的情况,表示决不辜负习主席嘱托和期望,以实际行动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015年2月16日,习主席回信勉励官兵“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关爱和勉励让边防官兵备感温暖,激励着他们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字字句句,殷殷嘱托,这些年始终铭记在连队官兵心上。

今年32岁的李长月在大学期间就入了伍。见到习主席时他23岁,是他入伍的第44天。

“没想到我下连才一个多月就见到了习主席。一年后,又看到了习主席给我们的回信,心里特别暖!”当年的一幕幕,至今清晰印刻在二级上士李长月的脑海中。

李长月记得,习主席来到食堂和战士们一起吃午饭,吃得好不好,训练累不累,成没成家,习主席问得很细。

2015年,李长月庄严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如今,李长月从当初的列兵成长为二级上士,当过种植员、文书、司务长,也见证着连队的变化。在他眼里,习主席的殷殷嘱托,对于所有连队官兵来说都是鞭策和激励。

显著提高的不仅是戍边官兵的军事技能水平,9年来,连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建了器材完备的室内训练场,遇到极端天气时,可以在室内训练;哨所外加固了保温层,新建了活动室、卫生间、浴室,电脑、电视、电冰箱等一应俱全……

“以前存放肉不方便,官兵们就把哨所不远处的冻土层改造成‘冰窖’。有一次,一场大雪把整个山头掩盖得严严实实,大家挥锹舞镐找了好半天,愣是没找到存放的肉。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果蔬肉类,保存起来也很方便。”李长月介绍。

几年来,连队新修了巡逻路,三角山哨所上打了井,扩建了车库,新建了蔬菜大棚和训练场,官兵们结束了背水喝、打饭吃、不通电的日子,冬天训练也有了防寒保暖的场地……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连队面貌日新月异。一件件暖心事,让大家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现在即使在严寒的条件下,我们也能风雨无阻地正常开展训练。作为一名战斗班长,我最近准备学习无人机技术,学习新时代的装备设备,带领战士们更好地守护边疆,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李长月说,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他们更要发扬“北疆卫士”精神,保卫好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今年22岁陕西籍战士刘垚,在新兵连里便对三角山哨所心生向往:“到最苦的地方去,到主席视察过的地方,将青春奉献在边疆。”和一茬茬所有下连的新兵一样,去年9月,刘垚站在了荣誉室观看主席视察连队的视频,重走主席路线,然后在界标上完成宣誓。过程简单庄重,却让像刘垚一样的每个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三角山哨所边防连队精神的血脉传承。

刚入连队时,刘垚的身体十分瘦小。“一次出行任务,大风直接将我吹跑好几米远,幸亏班长一把拉住我。我的心里很难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训练,不拖战友们的后腿,不能丢了连队的脸。”在刘垚的心中,三角山哨所有着“别样”的光环,是他守护的精神支柱。如今,通过刻苦训练,刘垚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我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早日获得上哨资格!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刘垚坚定地说。

在三角山边防连队,新干部任职,首先要学习习主席视察连队时的勉励嘱托和习主席给全连官兵的回信;新兵下连,首先要观看习主席视察连队的电视报道;每次集合站队,官兵都会高唱歌曲《主席来到我身旁》……连队官兵身在边关心向党,忠诚守护着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

三角山边防连的官兵还都会唱《哨所的相思树》这首歌,每次唱起这首歌,不少官兵总会红了眼睛。

这棵被称作“相思树”的樟子松是为营救战友而牺牲的连队第5任连长李相恩烈士遗孀郭凤荣,亲手栽在哨所门前的。

2010年,郭凤荣弥留之际,恳请官兵把骨灰撒在哈拉哈河,与丈夫长眠界河,厮守边关。如今,每当有军嫂来队探亲,“相思树”上就会飘动着一条蓝色哈达。

9年前,习主席在执勤观察登记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9年来,执勤观察登记本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边防战士的执勤记录。为祖国站岗放哨,连队官兵像“相思树”一样顽强生长。通向三角山哨所的58级台阶,现任指导员桑彪一年就要走上几百次。抬头望去,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有迷彩色的哨所、挺拔的相思树和他共同守卫着身后的祖国。

“习主席指示我们,要坚持执勤训练一体化,我们坚持勤训结合,配套了多种科技控边手段,提高了我们管边控边能力,能够有效履行卫国戍边的职责。”桑彪介绍,如今,随着信息化装备列装和侦察手段的进步,连队在边境线上架设了多个视频监控探头,靠技术力量把管边控边的网织得更密,同时配备了摩托雪橇、全地形车、北斗一号定位系统等装备,全面提高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

“虽然有了‘电子哨兵’在边防线上日夜站岗,但是我们官兵巡边管边的基本功却更加扎实。精武强能、枕戈待旦,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桑彪说,尽管“电子哨兵”的加入让执勤比以前更加高效便捷,但官兵们的日常训练毫不松懈,每名官兵都要经过严格的体能测试和勤务技能考核才能获得上哨资格。不论装备如何更新换代,人的素质永远排在第一位,在习主席视察过的三角山边防连当兵,更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在桑彪看来,2014年主席视察、2015年主席回信,让全连官兵备受鼓舞,深感自豪,大家始终牢记着习主席殷切嘱托,全面锻造新时代“三个过硬”连队。去年9月,连队还被表彰为首届全军“四铁”先进单位标兵,荣誉时刻激励着官兵拼搏进取、奋勇前行。“接下来,我们会把习主席的殷切嘱托化作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强大动力,着力加强连队全面建设,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桑彪说。

“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如今,习主席的话语言犹在耳。边防战士们将嘱托牢记心底,像漫山遍野的樟子松一样屹然挺立,扎根在哈拉哈河畔,为北疆稳固站岗放哨、奉献青春。

文字: 特约记者 高敏娜 记者 刘也

图片:记者 赖志强

编辑:纪凤羽 二审:杜晓婷 三审:王永生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 兴安盟行署与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网络达人看兴安】亚洲最大的火山地质博物馆—石塘林

□ 高考天气早知道!多阵雨!阿尔山需注意保暖!

□ 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信息

□ 你们关心的“爱心送考”,来了!

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扫二维码

关注 兴安日报视频号

发布于:北京市

上一篇:超酷!直击武警特战队员“魔鬼周”极限训练
下一篇:80年赞比亚买歼